简述分光度法的原理

题目

简述分光度法的原理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分光度法的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氯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氟离子PH值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颜色的强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在6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氟化物(F-)含量。

  • 第2题:

    简述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原理。


    正确答案: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 第3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经湿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422.7nm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含量呈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样品消化:混合酸至透明。测定。

  • 第4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氘灯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值所吸收。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成背景吸收。

  • 第5题:

    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盐氮的原理?


    正确答案: 利用硝酸根离子在220nm波长处的吸收而定量测定硝酸盐氮。溶解的有机物在220nm处也会有吸收,而硝酸根离大275nm处没有吸收。因此。在275nm处作另一次测量,以校正硝酸盐氮值。

  • 第6题:

    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依此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分光度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原理。

    正确答案: 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一束光通过一有色溶液时,某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不被吸收而透过溶液。
    2、朗伯比尔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3,5Br2-PADA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银的原理。


    正确答案: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PH4.5-8.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银与3,5Br2-PADA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比为1:2的红色络合物,PH5时其最大吸峰在576nm。

  • 第10题:

    简述品红—亚硫酸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甲醇经氧化成甲醛后,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最低检出浓度为0.02g/100ml。
    操作方法:根据样品中乙醇浓度吸取适量蒸馏后的酒样或原料和甲醇标准使用液置于具塞比色管中。并加入无甲醇的乙醇谁溶液。与样品及标准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后加入草酸—硫酸溶液,混匀使之褪色,再各加入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20—30℃静置30min,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90nm处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说明:①甲醇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与溶液中乙醇浓度相关,乙醇浓度过低或过度,均会导致显色灵敏度下降。②试验酸度不足时,可能造成假阳性;酸度过高时会降低显色的灵敏度。

  • 第11题:

    简述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原理。


    正确答案: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一束光通过一有色溶液时,某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不被吸收而透过溶液。
    2、朗伯比尔定律。

  • 第12题:

    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用氘灯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值所吸收。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成背景吸收。

  • 第13题:

    简述测定水中铍的铬天菁S光度法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铍在碱性溶液中与铬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生成胶束络合物,以EDTA作为掩蔽剂,用活性炭吸附分离富集。热盐酸将铍由活性炭上解吸,在pH为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铍与铬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生成蓝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测定水中铍的铬天菁S光度法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铍在碱性溶液中与铬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生成胶束络合物,以EDTA作为掩蔽剂,用活性炭吸附分离富集。热盐酸将铍由活性炭上解吸,在pH为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铍与铬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生成蓝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

    正确答案: 基本理论:利用基态原子对从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原子的特征共振线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分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波长的光、对应的谱线为共振发刺钱.简称共振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