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适用性。


    正确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原子的吸光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该法主要用于中药制剂及中药材中重金属、毒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 第2题:

    简述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多元素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
    缺点:无法检测非金属元素:O、S、N、X。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极好;缺点: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 第3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 第4题:

    简述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镉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样品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镉离子与碘离子形成络合物,并经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原子化后,吸收228.8nm共振线,其吸收量与镉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谷类、蔬菜、瓜果及豆类:粉碎,禽、蛋、水产品及乳制品:取可食部分充分混匀,样品置于瓷坩埚中炭化,然后移入马弗炉中,500℃以下灰化约16h.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混合酸和盐酸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萃取分离:于样品溶液、试剂空白液及镉标准溶液中各加碘化钾溶液,混匀,再各加4-甲基戊酮-2振摇,静置分层。弃去下层水相,将4-甲基戊酮-2层经脱脂棉滤至具塞试管中,备用。
    (3)测定:将有机相导入火焰进行测定,以镉含量对应浓度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 第5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氘灯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值所吸收。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成背景吸收。

  • 第6题:

    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依此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 第7题:

    简述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


    正确答案: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中,自吸收法校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 当高、低电流交替通过空心阴极灯时,在低电流测得被测元素的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与在高电流测得吸收线附近的背景吸收之差即为被测原子的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冷原子吸收测定汞的原理。

    正确答案: 样品经过硝酸-硫酸、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过氧化氢高压消解,使样品中的汞转为离子状态,在强酸性中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将离子状态的汞定量地还原成汞原子。在常温下易蒸发为汞原子蒸汽,以氮气或干燥清洁空气为载气,将汞吹出。而汞原子对波长253.7nm的共振线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大小与汞原子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适用性。

    正确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原子的吸光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该法主要用于中药制剂及中药材中重金属、毒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从原理和仪器装置两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1)相似之处:
    A. 都是吸收光谱;
    B. 工作波段相同190-900 nm;
    C. 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D. 定量分析公式相似A=Kc。
    (2)不同之处:
    A. 吸收机理不同,分子吸收为宽频吸收,带状光谱,而原子吸收为窄带、峰值吸收,线状光谱;
    B. 仪器组成部分的排列不同,分子吸收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原子吸收为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单色器作用不同);
    C. 光源不同,分子光谱为连续光源,钨灯、氢灯,原子光谱为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
    D. 光源的工作方式不同,分子光谱为直流信号,原子光谱为交流信号;
    E. 检测器不同,分子光谱为宽频吸收,信号强,普通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原子光谱为窄带吸收,信号弱,必须用光电倍增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相同:①都遵守朗伯-比尔定律;②仪器均有四大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不同:③单色器与吸收池位置不同。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原子化器的作用相当于吸收池,位于单色器之前,而分光光度计中吸收池在单色器之后。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是用于获得单色光,而原子吸收分光器是为了将光谱分开;④原子吸收法属窄带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属宽带分子吸收。

  • 第14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优点。


    正确答案:1.灵敏度高10-15~10-13g
    2.选择性好
    3.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4.测定元素多
    5.需样量少、分析速度快

  • 第15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经湿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422.7nm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含量呈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样品消化:混合酸至透明。测定。

  • 第16题:

    简述冷原子吸收测定汞的原理。


    正确答案:样品经过硝酸-硫酸、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过氧化氢高压消解,使样品中的汞转为离子状态,在强酸性中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将离子状态的汞定量地还原成汞原子。在常温下易蒸发为汞原子蒸汽,以氮气或干燥清洁空气为载气,将汞吹出。而汞原子对波长253.7nm的共振线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大小与汞原子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 第17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中,自吸收法校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当高、低电流交替通过空心阴极灯时,在低电流测得被测元素的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与在高电流测得吸收线附近的背景吸收之差即为被测原子的吸收。

  • 第18题:

    试从原理和仪器装置两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1)相似之处:
    A. 都是吸收光谱;
    B. 工作波段相同190-900 nm;
    C. 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D. 定量分析公式相似A=Kc。
    (2)不同之处:
    A. 吸收机理不同,分子吸收为宽频吸收,带状光谱,而原子吸收为窄带、峰值吸收,线状光谱;
    B. 仪器组成部分的排列不同,分子吸收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原子吸收为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单色器作用不同);
    C. 光源不同,分子光谱为连续光源,钨灯、氢灯,原子光谱为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
    D. 光源的工作方式不同,分子光谱为直流信号,原子光谱为交流信号;
    E. 检测器不同,分子光谱为宽频吸收,信号强,普通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原子光谱为窄带吸收,信号弱,必须用光电倍增管。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样品经湿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422.7nm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含量呈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样品消化:混合酸至透明。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优点:灵敏度高,应用广,选择性好,抗干扰性强,适于元素的痕量分析。
    缺点:要连续测不同的元素,就要多次换不同的阴极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

    正确答案: 基本理论:利用基态原子对从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原子的特征共振线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分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波长的光、对应的谱线为共振发刺钱.简称共振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借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氘灯扣背景的原理。

    正确答案: 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值所吸收。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成背景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