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指征中,对QRS波的宽度规定为超过:()
第1题:
第2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指征包括:()
第3题:
林某,男,56岁。因反复胸闷、咳嗽、气急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晕厥1次,拟诊"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入院。若拟行心脏再同步化+除颤治疗(CRT-D),其指征不包括()
第4题:
男性,38岁,乏力,晕厥,黑矇4天,心电图见P波与QRS波无关系,P波频率88次/分,QRS波32次/分。对患者首选哪一种治疗方法()。
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周入院。心电图示:心率42次/分,P波与QRS波无关,P波多于QRS波,QRS波0.14秒,以下治疗方案中最佳的是()
第6题:
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第7题:
洋地黄+异丙肾上腺素
洋地黄+阿托品
洋地黄+心脏起搏器
洋地黄+多巴胺
洋地黄+利尿剂+硝普钠
第8题:
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该病例,下列哪些看法是正确的()
A患者没有心律失常,安置ICD无必要
BICD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危险
C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的危险
D上述提法均不对
E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不必药物治疗
F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优化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是该患者的基础治疗
第9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以下哪些是已经证实的疗效:()
第10题:
心力衰竭患者出现LVEF≤0.35,QRS≥120毫秒。需进行起搏治疗()
第11题:
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3年后,患者在室内走动时出现气促和乏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140ms,LVEF30%,LVEDD65mm。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无效,你应该与患者讨论如下治疗方法()
第12题:
左室射血分数≤35%,左室舒张末内径≥55mm
窦性心律
最佳药物治疗后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Ⅲ或Ⅳ级
QRS宽度≥0.12s,伴有心脏不同步。
第13题:
120ms
130ms
150ms
1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