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叫PCR的引物?什么叫特异性引物?什么叫简并性引物?”相关问题
  • 第1题:

    PCR技术中,扩增引物的设计无需考虑

    A、引物长度

    B、靶序列长度

    C、引物二聚体形成

    D、引物自身杂交

    E、引物3′端内的已知靶序列或未知靶序列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以下关于PCR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CR反应必须要有模板、引物、dNTP和DNA聚合酶
    • B、应用PCR技术可以进行定点突变
    • C、PCR的引物必须完全和模板互补配对
    • D、PCR反应中,仅介于两引物间的DNA片段得到大量扩增

    正确答案:C

  • 第3题:

    随机引物标记探针的特异性较PCR掺入法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PCR引物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过短影响PCR的特异性,过长会提高相应退火温度,使延伸温度超过TaqDNA聚合酶最适温度74℃,影响产物的生成。
    2、引物的碱基尽可能随机,避免出现嘌呤、嘧啶碱基堆积现象。3’端不应有连续3个G和C。否则会使引物和模板错误配对。G+C含量一般占45%-55%。3’端和5’端引物具有相似的Tm值,Tm值计算公式:Tm=4(G+C.+2(A+T)
    3、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以避免折叠成发夹结构。引物的连续互补序列,一般不超过3bp。
    4、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
    5、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超过70%,引物3’末端连续8个碱基在待扩增区以外不能有完全互补序列,否则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6、引物3’端碱基是引发延伸的起点,因此一定要与模板DNA配对。引物3’端最佳碱基选择是G和C,形成的碱基配对比较稳定。
    7、引物与模板结合时,引物的5’端最多可以游离十几个碱基而不影响PCR反应的进行。
    8、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如附加限制酶位点,引入突变位点,用生物素、荧光物质、地高辛标记其它短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等。

  • 第5题:

    什么叫免疫PCR?


    正确答案:免疫PCR是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敏感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其原理是用一段已知的DNA分子作为标记物结合一抗或二抗后去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再用PCR法扩增此段DNA分子,琼脂糖电泳定性,根据该DNA分子的存在与否,确定检测结果。该法与ELISA基本相似,不同的是以一段可扩增的DNA标记代替了酶标记,以观察PCR扩增后的产物代替了酶催化底物的显色反应来判定结果。

  • 第6题:

    简并引物


    正确答案: 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对应一个到多个密码子,因此一段氨基酸序列可以有多个可能的编码序列,称之为简并序列。相应合成这一段序列作PCR扩增体系的引物即为简并引物。

  • 第7题:

    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
    • B、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
    • C、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
    • D、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
    • E、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
    A

    一对引物

    B

    半对引物

    C

    两对引物

    D

    两对半引物

    E

    多对引物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正确答案: 是根据等位基因的序列,设计具有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对样本进行DNA分型。该方法是以引物决定分型特异性。有以下优点: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

    B

    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

    C

    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

    D

    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

    E

    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并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选择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
    (2)选择简并性低的氨基酸密码区设计引物;
    (3)注意密码的偏爱性;
    (4)使用尽可能短的引物,以降低简并性,最短可用 15—20 个碱基。
    (5)由于TaqDNA聚合酶在 PCR扩增时容易掺人错误碱基,所以设计的引物,其 3’端尽量使用具有简并密码的氨基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简并引物 PCR 主要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来合成相应的基因。

    正确答案: 一组混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正确答案: 是根据等位基因的序列,设计具有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对样本进行DNA分型。该方法是以引物决定分型特异性。有以下优点: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定。

  • 第14题:

    什么是随机引物(randomprimer)?如何标记DNA?


    正确答案: 随机引物是人工合成的长度为6个核苷酸的寡聚核苷酸片段群体,含有各种可能的排列顺序(46=4096);或是用DNase处理小牛胸腺DNA后获得的6~12个碱基的片段。将待标记的DNA片段同随机引物一起进行杂交,并以杂交体上的寡聚核苷酸为引物,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互补DNA链,当反应底物中有放射性的dNTP时,新合成的DNA就带上了标记。

  • 第15题:

    有关PCR引物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一段核酸序列
    • B、限定了产物的长度
    • C、与反应的特异性无关
    • D、不能太长
    • E、引物之间不应有互补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什么叫PCR?


    正确答案:聚合酶链反应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

  • 第17题:

    目的酶基因的DNA区段一侧含有一酶切位点,可用什么方法对酶分子进行改造()

    • A、寡核苷酸引物突变法
    • B、盒式突变
    • C、PCR定点突变法
    • D、大引物突变法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PCR引物


    正确答案: 在PCR反应中,与待扩增的DNA两侧碱基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其本质是单链DNA。

  • 第19题:

    引物酶和引发体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引物酶的作用是催化引物的合成,它能在复制起始位点按照与模板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短片段RNA。引物酶与DnaB蛋白及单链模板结合,构成引发体,随着RNA引物的合成和DNA聚合酶Ⅲ的加入,在复制起始部位两侧形成两个制叉,复制进入延长阶段。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简并引物

    正确答案: 是针对某一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区域设计的一组碱基序列不同但有相同碱基数的寡核苷酸混合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何谓简并引物(degenerate  primer)?

    正确答案: 所谓简并引物是指根据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或部分序列),并充分考虑密码子的简并性而设计的、用于 PCR 扩增的混合引物群体,这种混合引物之间具有不同的碱基组成,但碱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充分考虑了密码的简并性,在这种混合引物中必定有一种引物是可以和该基因的 DNA序列精确互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简并引物是根据已知 DNA序列设计的引物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叫PCR的引物?什么叫特异性引物?什么叫简并性引物?

    正确答案: 引物:所谓引物,实际上就是两段与待扩增靶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两引物间距离决定扩增片段的长度,两引物的5’端决定扩增产物的5’末端位置。(引物要大大过量)
    特异性引物:引物是与靶DNA的3’端和5’端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是决定PCR特异性的关键。只有当每条引物都能特异性地与模板DNA中的靶序列复性形成稳定的结构,才能保证其特异性。
    简并性引物:简并引物是指代表编码单个氨基酸所有不同碱基可能性的不同序列的混合物。为了增加特异性,可以参考密码子使用表,根据不同生物的碱基使用偏好,减少简并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