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研究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有何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极端环境微生物有哪些种类?请分别写出它们所需要的特殊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嗜热菌45~65ºC或更高,嗜冷菌能在5ºC以下生长,嗜酸菌低于pH3,嗜碱菌能在pH11~12下生长,嗜盐菌盐浓度在15%~20%甚至更高,嗜压菌可在数百至1000大气压下生长,[抗辐射微生物:对辐射有抗性或耐受性]

  • 第2题: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群体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简述七类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境、生态分布及其机理。


    正确答案: 1)嗜热微生物:嗜热菌广泛分布在草堆、厩肥、温泉、煤堆、火山地、地热区土壤及海底火山附近等。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50~60℃,有的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生长。嗜热菌代谢快、酶促反应温度高、代时短。
    2)嗜冷微生物:嗜冷菌分布在南北极地区、冰窖、高山、深海等低温环境中。其酶、转运系统和蛋白质合成均能在低温下保持活性的可能原因是:其细胞膜含有较多的高不饱和脂肪酸;低温下核糖体仍能正确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当温度高于20℃时,嗜冷菌多因膜结构被破坏而无法正常生存。
    3)嗜酸微生物:嗜酸菌分布在工矿酸性水,酸性热泉和酸性土壤等处。
    嗜碱微生物: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均可分离到嗜碱菌。 极端嗜酸或嗜碱微生物能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存在着以下特殊机制来保持细胞质的中性环境:细胞质膜上有高效的K+-H+或Na+-H+及HCO3—OH-等反向传递系统;能编码产生某种酸或碱稳定蛋白,以防止细胞内蛋白变性或恢复变性蛋白的活性。
    4)嗜盐微生物:嗜盐菌通常分布在晒盐场、腌制海产品、盐湖和著名的死海等处。其耐盐机制如下:嗜盐菌具有能适应高盐环境的细胞结构和离子浓度,有选择吸收钾离子排除钠离子的能力,细胞内高浓度钾离子有利于防止原生质脱水,又能维持酶和蛋白质等的活性;具有嗜盐的酶;光合盐杆菌的细胞质膜上含有视紫红蛋白和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能造成膜内外氢离子的浓度梯度,并借以产生ATP和向细胞外排出Na+。
    5)嗜压微生物:嗜压菌仅分布在深海底部和深油井等少数地方。嗜压菌与耐压菌不同,它们必须生活在高静水压环境中,而不能在常压下生长。有关嗜压菌和耐压菌的耐压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
    6)抗辐射微生物:抗辐射微生物对辐射仅有抗性或耐受性,而不是“嗜好”。与微生物有关的辐射有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其中生物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生物具有多种防御机制,或能使它免受放射线的损伤,或能在损伤后加以修复。抗辐射的微生物就是这类防御机制很发达的生物。

  • 第4题:

    什么是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试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 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指在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生长的极端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如: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抗辐射微生物。

  • 第5题:

    极端环境微生物主要有哪些类群?举例说明其意义。


    正确答案: (1)嗜热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上,生产速率高,代谢作用强,产物/细胞重量之比值高,因其在高温下具有竞争优势,故在发酵生产中可防止杂菌的污染,它们的耐高温酶具有重要的生产潜力和应用前景,宜春等代谢产物易受到,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冷却,适用于污水处理。为PCR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近年来,由于把嗜热微生物的耐热DNA多聚酶“Taq”用于多聚酶链式反应中,使该反应在科学研究和医疗实际领域的应用中实现了新的飞跃。
    (2)、嗜冷微生物:可从低温微生物中获得低温蛋白酶,用于洗涤剂。由于嗜冷微生物的存在,会使低温保藏的食品发生腐败,这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3)、嗜酸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生物脱硫、铜等金属的细菌沥虑中,近年来发现了T.ferrooxidans细胞中存在着质粒,推测可能与抗金属离子有关。如氧化亚铁硫杆菌能氧化还原态硫化物和金属硫化物,还能把亚铁氧化成高铁,从而获得能量。
    (4)、嗜碱微生物:其细胞外酶都具有耐碱的特性,由他们产生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其最使PH在碱性范围内,因此可以发挥特殊的应用价值。如用于洗涤剂。
    (5)、嗜盐微生物:嗜盐菌紫膜的光合磷酸化是迄今所知道得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这是研究化学渗透作用的一个极好的实验模型。对它的发展正在大力开展。
    (6)、嗜压微生物:可能被用于油井下产生增压和降低原油粘度,借此提高采油率。

  • 第6题:

    从生命现象发生以来,极端微生物在地球生物圈中业已存在,只是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局限,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逐渐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特殊的生命群体。从接近沸点的温泉、海底火山口、寒冷的南北极区、盐湖、酸碱泉到高寒及高压的深海环境,无处不活跃着极端微生物的身影。上述语段所表达的主旨是:()

    • A、极端微生物可在极限环境中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 B、极端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探索生命极限的线索
    • C、极端微生物可能是最古老的生命类群
    • D、人们对极端微生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极端微生物的定义?什么是极端酶?


    正确答案: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是在超常生态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
    极端酶:极端微生物合成的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酶。(名词解释)

  • 第8题:

    判断题
    原核微生物在极端情况下会分裂成为芽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极端环境微生物有哪些种类?请分别写出它们所需要的特殊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嗜热菌45~65ºC或更高,嗜冷菌能在5ºC以下生长,嗜酸菌低于pH3,嗜碱菌能在pH11~12下生长,嗜盐菌盐浓度在15%~20%甚至更高,嗜压菌可在数百至1000大气压下生长,[抗辐射微生物:对辐射有抗性或耐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测定微生物生长有何意义,常用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测定微生物生长量,了解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了解营养及理化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
    (1)数量的测定(A)直接计数法B、稀释平板计数法
    (2)重量的测定(A)称重法B、含氮量测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2)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
    (3)了解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A

    近海海水微生物

    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

    表面海水微生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远洋深海区含氧量,光照,都远低于浅水层,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 第13题:

    为了了解生命起源,科学家不会?()

    • A、创造当时的环境条件进行实验
    • B、根据想象创造故事
    • C、研究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
    • D、研究远古微生物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极端环境微生物


    正确答案: 能生存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等环境中的微生物。

  • 第15题:

    原核微生物在极端情况下会分裂成为芽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 有利于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经费节约、效率提高。
    例:用大肠杆菌或脉孢菌代替果蝇或豌豆进行遗传学研究,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研究的进度和深度。

  • 第17题:

    简述食品中的极端微生物。


    正确答案: 不利于一般生物生长的特殊环境称为极端环境。主要有极端高温、低温、高盐、高压、高酸、高碱等。
    食品中嗜热微生物:存在于排放冷却水中,经过高温灭菌牛乳或其他食品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菌。
    食品中嗜盐、耐盐微生物:常出现在高盐食物中,如咸鱼、海鱼、咸肉及高盐发酵中,如酱油等。常见的微生物有盐沼盐杆菌、嗜盐性弧菌、嗜盐性乳酸球菌、嗜盐酵母等。
    食品中耐冷微生物:
    冷藏中常见的有,单核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微单胞菌和弧菌等。
    冷冻中常见的为酵母和霉菌。
    这些菌是造成低温保藏食品腐败的主要根源。

  • 第18题:

    芽孢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上有何意义?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正确答案: 1)研究细菌的芽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在实践上,芽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的优劣的判断等等,当然芽孢的存在也增加了医疗器械使用上以及食品生产、传染病防治和发酵生产中的各种困难。
    2)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而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正是由于这种失水的核心造成了芽孢具有极强的耐热性。

  • 第19题:

    问答题
    研究极端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极端环境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适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因之一。极端环境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肪等分子结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特性、代谢途径等许多方面,都有区别于其他普通环境微生物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可以指导普通环境下的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极端微生物?试举例说明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

    正确答案: 极端微生物是在极端自然环境中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的总称。
    极端微生物主要类群包括:嗜热、嗜冷、嗜酸、嗜碱、嗜盐、嗜压、抗辐射、极端厌氧等微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极端微生物的定义?什么是极端酶?

    正确答案: 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是在超常生态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
    极端酶:极端微生物合成的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酶。(名词解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 有利于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经费节约、效率提高。
    例:用大肠杆菌或脉孢菌代替果蝇或豌豆进行遗传学研究,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研究的进度和深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试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 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指在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生长的极端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如: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抗辐射微生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