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应用红外线时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红外线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以及红外线疗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生理及治疗作用: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促进肿胀消退。③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④镇痛。⑤表面干燥作用。
    注意事项:①首次照射时必须询问并检查局部知觉有无异常,如果有感觉障碍,一般不予治疗,必须照射时需观察,以免烫伤。
    ②新鲜的植皮、瘢痕区,其血液循环、散热功能不佳,红外线照射时须拉开距离,以免烫伤;对于水肿增殖的瘢痕,不宜用红外线照射,以免促其增殖。
    ③急性外伤后,一般不用红外线,24~48小时后局部出血、渗出停止后可用小剂量开始照射,以免肿痛、渗出加剧。
    ④红外线照射时需注意保护眼睛。
    ⑤动脉阻塞性病变,不宜用红外线。
    ⑥皮炎时忌用红外线,以免加剧。

  • 第2题:

    简述应用硝普钠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①药物必须临时配制,充分溶解。溶液呈微棕色,如色深则不可用。避光滴注,静滴前将稀释液和输液管道用不透光材料包裹,在8小时内滴毕。不得与任何药物配伍。
    ②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血中硫氰化物的蓄积性中毒。
    ③本药若使用不当、过度降压可引起低血压,故注射时必须密切监护,宜使用输液泵,并根据血压调整泵速。应每5—10分钟测一次血压,一般血压不低于90/60mmHg。
    ④应用硝普钠时一定要监测血流动力学。如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或不良反应,应减量或减速,必要时停药。

  • 第3题:

    简述血栓显像应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剂量,并有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血栓显象应用的放射性药物为99mTc--尿激酶,剂量555~740mBq(15-20mci),注意事项是尿激酶标记时,室温应控制在20度,以每免降低(15~20mci)酶活力。

  • 第4题:

    简述皮质类固醇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作用机理: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组织结瘢,并可缓解病情。
    2)注意事项:
    a.局部禁忌症:浅层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青光眼;
    b.全身禁忌症:活动性结核、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
    c.久用不可突然停药;
    d.久用者应警惕肾上腺皮质萎缩,适当补充ACTH治疗。

  • 第5题:

    简述应用尼可刹米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用药前要先解除呼吸道梗阻,查动脉血气并给养。
    ②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肌颤甚至惊厥。

  • 第6题:

    简述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应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G41、G42、G40是模态有效的,直到被同组G代码取消为止一直有效。
    2)刀具半径补偿建立过程注意点:
    ①刀具半径补偿建立程序段,必须用G00或G01功能指令才有效。而不能用G41/G42与G02/G03建立刀补,即G02/G03不能与G41/G42共段,但刀补建后的程序段中G02/G03则无此限制。
    ②起刀点与轮廓起始点间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规定为与轮廓第一段轮廓切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应大于一个刀具半径。
    3)刀具半径补偿状态过程注意点:
    在刀具半径补偿启动开始后的刀补状态中,如果存在有两段以上非移动指令(如G04、G92等)或存在非指定平面轴的移动指令段,则可能产生进刀不足或进刀超差而出现过切现象。
    4)刀具半径补偿取消过程注意点:
    ①刀补取消程序段,必须用G00或G01功能指令才有效。即G40必须与G00或G01共段,而不能与G02/G03共段。
    ②刀补终点与取消刀补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一个刀具半径。否则会出现干涉报警。
    所以为了满足取消刀补和建立刀补的顺序进行,起刀点P0的位置要兼顾两个方向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刀具半径R。

  • 第7题:

    红外线疗法注意事项哪一项不正确()

    • A、皮炎时忌用红外线,以免加剧
    • B、急性外伤后,一般不用红外线
    • C、动脉阻塞性病变时不宜用红外线
    • D、对于水肿增殖的瘢痕,可以用红外线照射
    • E、照射头部时,应戴绿色防护镜或用浸水棉花敷于眼睛上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皮质类固醇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作用机理: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组织结瘢,并可缓解病情。
    2)注意事项:
    a.局部禁忌症:浅层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青光眼;
    b.全身禁忌症:活动性结核、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
    c.久用不可突然停药;
    d.久用者应警惕肾上腺皮质萎缩,适当补充ACTH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示教法进行健康教育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应用示教法进行健康教育时的注意事项:
    (1)教学者应选择恰当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让所有参加者都能清楚地看到,在示教的同时,还应配合口头说明;
    (2)如所示范的内容较复杂,可先利用视听教具,如用录象带,说明此项操作的步骤和原理,然后再示范; 
    (3)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参与者练习,由示范者在旁边指导;
    (4)示范者发现错误时,要避免使用责备的口气,应耐心予以纠正;
    (5)鼓励所有的参与者都参加练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红外线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以及红外线疗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生理及治疗作用: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促进肿胀消退。③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④镇痛。⑤表面干燥作用。
    注意事项:①首次照射时必须询问并检查局部知觉有无异常,如果有感觉障碍,一般不予治疗,必须照射时需观察,以免烫伤。
    ②新鲜的植皮、瘢痕区,其血液循环、散热功能不佳,红外线照射时须拉开距离,以免烫伤;对于水肿增殖的瘢痕,不宜用红外线照射,以免促其增殖。
    ③急性外伤后,一般不用红外线,24~48小时后局部出血、渗出停止后可用小剂量开始照射,以免肿痛、渗出加剧。
    ④红外线照射时需注意保护眼睛。
    ⑤动脉阻塞性病变,不宜用红外线。
    ⑥皮炎时忌用红外线,以免加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应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G41、G42、G40是模态有效的,直到被同组G代码取消为止一直有效。
    2)刀具半径补偿建立过程注意点:
    ①刀具半径补偿建立程序段,必须用G00或G01功能指令才有效。而不能用G41/G42与G02/G03建立刀补,即G02/G03不能与G41/G42共段,但刀补建后的程序段中G02/G03则无此限制。
    ②起刀点与轮廓起始点间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规定为与轮廓第一段轮廓切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应大于一个刀具半径。
    3)刀具半径补偿状态过程注意点:
    在刀具半径补偿启动开始后的刀补状态中,如果存在有两段以上非移动指令(如G04、G92等)或存在非指定平面轴的移动指令段,则可能产生进刀不足或进刀超差而出现过切现象。
    4)刀具半径补偿取消过程注意点:
    ①刀补取消程序段,必须用G00或G01功能指令才有效。即G40必须与G00或G01共段,而不能与G02/G03共段。
    ②刀补终点与取消刀补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一个刀具半径。否则会出现干涉报警。
    所以为了满足取消刀补和建立刀补的顺序进行,起刀点P0的位置要兼顾两个方向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刀具半径R。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红外线治疗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②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报告。
    ③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
    ④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疤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⑤血液循环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应用单位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检测数据及其结果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禁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mg/m3表示,即一立方米空气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毫克数。
    (2)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过程中,若使用字母表示单位时,应注意字母大小写的物理意义和区别,如m表示10-3,而M表示106.再如,千克应记为kg而非Kg。
    (3)使用单位过程中,要注意格式统一,如不应将字母和汉子混合使用来表示单位。应用单位的注意事项。

  • 第14题:

    简述控制子痫发作时应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用药过程中均应检测以下指标: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由于钙离子可与镁离子争夺神经细胞上的同一受体,阻止镁离子的继续结合,因此应随时准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10%葡萄糖酸钙10ml在静脉推注时宜在3分钟以上推完,必要时可每小时重复1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经抑制状态恢复正常。但24小时内不超过8次。

  • 第15题:

    简述红外线治疗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②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报告。
    ③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
    ④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疤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⑤血液循环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 第16题:

    简述应用示教法进行健康教育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应用示教法进行健康教育时的注意事项:
    (1)教学者应选择恰当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让所有参加者都能清楚地看到,在示教的同时,还应配合口头说明;
    (2)如所示范的内容较复杂,可先利用视听教具,如用录象带,说明此项操作的步骤和原理,然后再示范; 
    (3)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参与者练习,由示范者在旁边指导;
    (4)示范者发现错误时,要避免使用责备的口气,应耐心予以纠正;
    (5)鼓励所有的参与者都参加练习。

  • 第17题:

    简述应用多巴胺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静滴速度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头痛和高血压。
    ②不能与碱性液在同一输液器中混合,因为碱性药物可使该药失活
    ③应用多巴胺治疗休克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④药液外漏可在局部注射酚妥拉明拮抗。
    ⑤多巴胺的治疗不能突然停止,而需要逐渐减量。
    ⑥应记录下列参数以指示用药量: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气及酸碱度、尿量及比重、心率及节律等。

  • 第18题:

    简述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因大多使用固定的比色皿,结果重现性相对较好,但由于样品与试剂用量少,应注意加样的准确性;如反复出现的非线性大于10%,应考虑试剂是否变质,所编程序反应参数是否合适以及操作方式是否合理;在做酶动力学方法测定时,应注意起始吸光度,如特别低,表示由于样品中酶活力转变在延迟时间内底物已被消耗完,应将样品稀释后重新测定。同时应进行试剂空白测定,反应速度下降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值不应太低,一般不能低于0.9,而反应速度上升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应越低越好,否则说明试剂已失效,应重新配制试剂;在进行终点法测定时,应注意反应是否完全,否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酶动力学测定和两点测定时,应注意样品与试剂混合时间的长短,过短不能达到充分混匀,过长易使酶学测定改变零级反应方式,进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不同人员,应各自进行自己的校正因数,以避免同项目不同人员间的误差;每次测定后和更换项目测定前,均应用蒸馏水进行充分冲洗管道和比色池;在应用可设计吸样体积的仪器时,应设置比较合理的进样量,这样每次测定可以利用液体充分冲洗管道和比色池,以避免测定样品间的干扰。

  • 第19题:

    简述吹灰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调整炉膛负压,维持-100pa
    ②联系除尘岗位做好吹灰准备。
    ③吹灰顺序由上往下进行。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尼可刹米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用药前要先解除呼吸道梗阻,查动脉血气并给养。
    ②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肌颤甚至惊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根据病情变化选好通气模式,调整好潮气量、吸气与呼气之比以及呼吸频率。
    ②必须注意吸入气的湿化。
    ③气管切开的护理要求:注意更换局部敷料,预防感染。观察有无导管阻塞、衔接松脱、气管黏膜溃疡、皮下气肿、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等现象。
    ④控制吸氧浓度及流量。
    ⑤定期复查血气分析。
    ⑥查看呼吸机报警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红外线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老人、儿童、残疾人及局部温热感降低或消失病人,使用时需有人在旁护理,严格操作,避免烫伤
    (2)、患有对光、热过敏症、心脏病、精神意志障碍者,及严重肿胀部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红外线治疗多次后,治疗部位皮肤出现网状红斑,色素沉着
    (4)、个别照射时有蚁走、热麻、催眠感现象,继续使用将会逐渐缓解、消失,属于正常现象,但仍需注意观察,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控制子痫发作时应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用药过程中均应检测以下指标: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由于钙离子可与镁离子争夺神经细胞上的同一受体,阻止镁离子的继续结合,因此应随时准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10%葡萄糖酸钙10ml在静脉推注时宜在3分钟以上推完,必要时可每小时重复1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经抑制状态恢复正常。但24小时内不超过8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