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


    正确答案:颅骨内板下呈双凸形高密度区,多在骨折部位下方,边界锐利,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血肿密度多均匀。不均匀的血肿可能与血清溢出、脑脊液或气体进入有关。可见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等占位效应。

  • 第2题:

    简述酒渣鼻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发生于额面中部,以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
    临床上分为:
    (1)红斑期
    (2)丘疹脓疱期
    (3)鼻赘期
    酒渣鼻处理原则:
    (1)日常护理
    (2)外用药物:选择杀灭毛囊螨虫的药物和抗细菌药物。
    (3)系统治疗:选择杀灭毛囊螨虫的药物和抗细菌药物。
    (4)外科手术

  • 第3题:

    简述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正确答案: 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1)胃肠道症状:最早出现食欲不振,继以恶心、呕吐。(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忧郁、乏力、视力模糊、黄视或者绿视等。(3)心脏毒性: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常见的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交界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处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等;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
    处理洋地黄中毒的措施有:(1)立即停用洋地黄。(2)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停药后常自行消失。(3)快速性心律失常伴低血钾者静脉补钾。(4)快速心律失常不伴有低血钾者可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5)缓慢心律失常及有传导阻滞者可用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

  • 第4题:

    简述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缺氧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甚至窒息。
    处理措施:①立即排气减压。用一粗针头在患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腔,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②胸膜腔闭式引流: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腔引流管(通常是第2肋间锁骨中线),连接水封瓶。③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④手术治疗,患者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的裂伤较大或断裂,应及早剖胸探查。

  • 第5题:

    头部外伤后,可扪及头皮下波动的是()

    • A、皮下血肿
    • B、帽状腱膜下血肿
    • C、骨膜下血肿
    • D、硬膜外血肿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1.外伤史:多伴有颞骨或枕骨骨折。
    2.意识障碍:典型表现为意识中间清醒期。
    3.瞳孔改变: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4.锥体束征:对侧肢体无力。
    5.生命体征:血压高,心率慢和体温升高。

  • 第7题:

    简述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颅内压增高症明显;
    2、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后再度昏迷的过程,有中间清醒期;
    3、血肿的对侧可出现迟发性偏瘫,失语及锥体束征;
    4、一侧(90%在血肿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消失,一般认为瞳孔散大为脑疝形成的表现。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具有制动、止血、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作用。
    2中期处理(急性期过后的两周内)。临床上,急性炎症也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的处理。临床上,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云运动功能受限。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颅脑损伤具有典型中间清醒期的临床表现的是()。
    A

    脑震荡

    B

    脑挫裂伤

    C

    硬膜外血肿

    D

    硬膜下血肿

    E

    脑内血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硬膜外血肿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是开始时背痛,短时间后出现肌无力及括约肌障碍,发展至完全截瘫。诊断主要依靠脊髓受压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对于诊断及明确阻塞部位很有帮助。确诊后应尽早(8小时内)行椎板减压术,消除血肿,症状多可缓解,预后较好。如超过12小时再行手术,恢复可能性极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临床表现有中间清醒期的颅脑损伤常见于().
    A

    硬膜外血肿

    B

    颅内血肿

    C

    硬膜下血肿

    D

    头皮血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
    ①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出血
    ②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
    ③月经前期或月经来潮6h行刮宫术,子宫内膜病检见增生期变化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
    ④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
    ⑤宫颈黏液检查为羊齿状结晶
    处理原则:
    ①青春期为止血、调节月经周期、促进排卵
    ②围绝经期为止血、调节月经周期、减少经量

  • 第14题:

    简述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 1、临床表现
    ①术后12~36小时内高热(>39℃)
    ②脉快而弱(>120次/分)
    ③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水泻。处理不当则很快死亡。
    2、预防方法
    ①充分的术前准备,使病人的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后手术
    ②术后继续服用碘剂

  • 第15题:

    临床表现有中间清醒期的颅脑损伤常见于().

    • A、硬膜外血肿
    • B、颅内血肿
    • C、硬膜下血肿
    • D、头皮血肿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简述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


    正确答案: 脑挫裂伤:病理上为脑内散在出血,静脉淤血,脑水肿和脑肿胀。伴有脑膜,脑,血管的裂伤为脑裂伤。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有多发高密度小出血灶,出血周围伴有占位效应。有的表现脑内广泛水肿或脑内出血。
    硬膜外血肿:病理上常由脑膜血管损伤造成,其中脑膜中动脉损伤多见,血液聚集于硬膜外间隙。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圆形均匀高密度影,与脑表面接触缘清楚。常有轻微占位表现和邻近颅骨骨折表现。病灶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血肿:病理上由桥静脉或者静脉窦损伤造成。CT表现,急性期为颅骨内板下方广泛新月形或半月形的均匀高密度区。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出血,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期或慢性期,血肿形状不变,但多为高或混杂密度或等密度,等密度时平扫诊断困难,增强病灶无强化表现为低密度区。
    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外伤和脑血管病多见,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CT表现,脑沟、外侧裂,鞍上池,环池的高密度影或脑室高密度影。大脑纵裂出血CT见中线区纵行窄条形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7天吸收,此后CT检查可阴性。

  • 第17题:

    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具有制动、止血、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作用。
    2中期处理(急性期过后的两周内)。临床上,急性炎症也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的处理。临床上,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云运动功能受限。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

  • 第18题:

    试述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理特点及CT特点。


    正确答案:病理:头部受外力作用紧靠颅骨内板的动脉或较大静脉
    窦破裂,血液进入硬膜外间隙而形成,由于内板与硬膜粘连紧密,血肿范围多局限。
    CT特点:
    ①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区,CT值40HU~100HU,边界清楚锐利;
    ②范围局限,一般不跨颅缝;
    ③占位征象较硬膜下血肿轻;
    ④骨窗显示局部颅骨骨折;
    ⑤开放性骨折血肿内可见低密度气体形。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

    正确答案: 脑挫裂伤:病理上为脑内散在出血,静脉淤血,脑水肿和脑肿胀。伴有脑膜,脑,血管的裂伤为脑裂伤。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有多发高密度小出血灶,出血周围伴有占位效应。有的表现脑内广泛水肿或脑内出血。
    硬膜外血肿:病理上常由脑膜血管损伤造成,其中脑膜中动脉损伤多见,血液聚集于硬膜外间隙。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圆形均匀高密度影,与脑表面接触缘清楚。常有轻微占位表现和邻近颅骨骨折表现。病灶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血肿:病理上由桥静脉或者静脉窦损伤造成。CT表现,急性期为颅骨内板下方广泛新月形或半月形的均匀高密度区。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出血,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期或慢性期,血肿形状不变,但多为高或混杂密度或等密度,等密度时平扫诊断困难,增强病灶无强化表现为低密度区。
    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外伤和脑血管病多见,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CT表现,脑沟、外侧裂,鞍上池,环池的高密度影或脑室高密度影。大脑纵裂出血CT见中线区纵行窄条形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7天吸收,此后CT检查可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考虑该患者发生了右侧大阴唇血肿及阴道下1/3裂伤,哪项处理正确?(  )
    A

    硬膜外麻醉下行阴道裂伤缝合术+血肿清除术,同时补液抗休克治疗

    B

    压迫止血

    C

    硬膜外或腰麻下行阴道裂伤缝合术+血肿清除术

    D

    局麻下行阴道裂伤缝合术+血肿清除术

    E

    术中止血满意,无需压迫止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理特点及CT特点。

    正确答案: 病理:头部受外力作用紧靠颅骨内板的动脉或较大静脉
    窦破裂,血液进入硬膜外间隙而形成,由于内板与硬膜粘连紧密,血肿范围多局限。
    CT特点:
    ①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区,CT值40HU~100HU,边界清楚锐利;
    ②范围局限,一般不跨颅缝;
    ③占位征象较硬膜下血肿轻;
    ④骨窗显示局部颅骨骨折;
    ⑤开放性骨折血肿内可见低密度气体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是:
    (1)头痛、呕吐。
    (2)意识障碍。
    (3)瞳孔改变:早期,患侧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随后,患侧瞳孔进行性扩大,光反应消失;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
    (4)锥体束征:血肿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晚期去大脑强直。
    (5)生命体征改变:进行性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颅内压增高症明显;
    2、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后再度昏迷的过程,有中间清醒期;
    3、血肿的对侧可出现迟发性偏瘫,失语及锥体束征;
    4、一侧(90%在血肿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消失,一般认为瞳孔散大为脑疝形成的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