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后前位患者面向暗盒站立,两足分开与肩齐,身体正中面对胶片中线。下颌部稍抬高置于暗盒上缘,前胸贴近暗盒。两肘屈曲,手背贴于两髋上部,两肩向前内旋并靠近暗盒。暗盒上缘超出双肩2厘米。
2.右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右前胸部贴近暗盒,右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右髋上部,左臂上举抱头,左胸离开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45°~55°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右肩2.5厘米,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前胸和右后胸。
3.左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左前胸贴暗盒。左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左髋上部;右手上举抱头,使躯干与暗盒呈60°~70°的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左肩2.5cm,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后胸和右前胸。
4.左侧位:患者侧立位,左侧贴近暗盒,双臂上举抱头,两足分开,下颌前伸,收腹挺胸,前胸后背与暗盒两侧缘齐平,暗盒上缘超出胸锁关节3厘米。
更多“心脏摄影的投照位置有那些?简述其含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照位置及方法。


    正确答案: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乳突解剖结构复杂,使用胶片又小,所以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其投照位置和方法。
    ⒉使用滤线设备,小焦点和短焦-片距投照,以提高影像质量。
    ⒊操作宜敏捷,边操作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投照时嘱病人屏住气。
    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影位置及方法:
    ⒈乳突侧位-许氏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贴近暗盒。对侧胸部抬高,使头颅摆成标准侧位,乳突尖置于暗盒中点。中心线向足端倾斜23°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射至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若在同一张胶片上摄取两侧乳突,不曝光一侧用铅橡皮遮盖。
    ⒉乳突轴位-梅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身旁,下颌内收,头向被检侧旋转,使头颅正中面与暗盒呈45°角,耳后线对准暗盒中线,乳突尖置于暗盒上1/3处。中心线向足端倾斜45°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尖射入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

  • 第2题:

    何谓X线投照位置的后前位、右前斜位、右侧位、顶颌位?四肢投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后前位是X线方向从患者背面射至前面,是胸部投照的常规位置,右前斜位是X线从患者左后方射至右前方,如食管和心脏的投照位置。右侧位是X线从患者左侧射至右侧,如胸部或胆囊的侧位投照。顶颌位患者下颌靠片,X线从头顶射至下颌下方,如颅底或蝶窦的投照位置。
    四肢投照的注意事项有:
    1.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四肢骨投照必须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以资识别。
    3.肢骨长轴必须与胶片平行。
    4.在一张胶片上同时投照两个位置时,不曝光的一侧需用铅板或铅橡皮遮盖。
    5.在一张胶片上投照正侧两个位置时,两面肢体的同一端必须放在胶片的同一侧。
    6.每次投照时所用胶片的大小应以被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来衡定,不要过大或过小。
    7.肢骨投照的焦-片距一般都是75cm~100cm。
    8.四肢骨投照一般不使用滤线器,如使用时注意不要放反。

  • 第3题:

    心脏摄影的投照体位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后前位患者面向暗盒站立,前胸贴近暗盒。
    (2).右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右前胸部贴近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45°~55°角度。
    (3).左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左前胸贴近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60°~70°的角度。
    (4).左侧位:患者侧立位,左侧贴近暗盒。

  • 第4题:

    心包积液最佳投照位置是()

    • A、心脏正位
    • B、心脏右前斜位
    • C、心脏左前斜位
    • D、心脏立、卧位
    • E、心脏侧位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简述副鼻窦瓦氏位与柯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瓦氏位投照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前。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部稍抬高;头部的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其垂直。颏部紧靠暗盒下缘,头部稍向后仰。将鼻尖离开暗盒约0.5cm~1.5cm,使听眦线与暗盒约成37°角,暗盒上缘超出前额,下缘包括颏部,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与暗盒垂直。此位置显示上颌窦,前额窦和筛窦的后前位影像。
    2.柯氏位投照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前。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部稍抬高,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其垂直。前额和鼻部近靠暗盒,使听眦线与暗盒垂直,将鼻根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角,对准枕骨粗隆上方3cm处,通过眉间射至暗盒中心。此位置用于检查额窦和前组筛窦的病变,对眼眶周围病变的观察也很有价值。

  • 第6题:

    简述第一、二颈椎张口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其垂直,枕外隆凸放于暗
    盒中心上方2厘米处,头向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至乳突尖部联线与暗盒垂直,两侧颞部可用
    头夹或沙袋固定。然后令患者尽量张口,在曝光时令患者轻呼“啊”声。这样可帮助口部张大,
    使下颌不致抖动,同时舌头向下,以免与上部颈椎重叠而影响显影。中心线对准上下牙齿中点,
    与暗盒垂直。如患者颈部强直而不能后仰者,可将X线管向头侧倾斜,使中心线与上颌门齿咬合
    面和乳突尖部的联线平行。此位置能从口腔中显示寰椎、枢椎和寰枢关节的前后位影像,尤其是
    枢椎的齿壮突显影更为清晰。

  • 第7题:

    简述胸部前凸位前后方向与后前方向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前后方向患者背向摄片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身体稍离开摄片架,上胸后仰,使背部紧靠暗盒,腹部前挺。两肩尽
    量内转,使肩胛骨影像不致与肺部重叠。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上方约7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
    角,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的中点,射入暗盒中心。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此位置主要为
    检查肺尖部的病变,对后前位被肋骨或锁骨遮蔽的空洞或病灶都能清楚显示。其它如叶间积液和
    右肺中叶不张等也有诊断价值。
    2.后前方向患者面向摄片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
    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两手握住摄片架的两侧,腹部前挺,胸部后仰,使与暗盒成45°
    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约5cm。中心线对准第四胸椎,与暗盒垂直。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
    此位置对下胸部病变和右中叶肺不张等显影较好。

  • 第8题:

    问答题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其投照技术与方法。

    正确答案: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心脏摄影条件宜采用高仟伏、高毫安和短曝光时间,以减少呼吸及心跳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
    ⒉焦-片距180cm~200cm,以减少影像的放大失真。
    ⒊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使膈肌下降,减少心影与膈肌重叠。投照前务必作好呼吸控制的训练。
    ⒋右前斜位需吞钡,观察食道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侧位摄片应采取左侧位。
    ⒌左、右前斜位的旋转角度应准确,右前斜位45°~55°角,左前斜位60°~70°角,旋转时应使双足、臀部和胸部一起转动。
    投照技术和方法是:
    ⒈焦一片距180cm~200cm。
    ⒉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射入胶片。
    ⒊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⒋右前斜位曝光前,让患者先吞服一口钡剂,再含一口钡剂,当咽下第二口钡剂后,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5.冲洗胶片,照片满意后让病人离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心脏检查投照的位置有()()()()

    正确答案: 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髋关节前后位、蛙形位及谢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节放于台面中线。下肢伸直,足稍向内旋,使两侧拇趾内侧互相接触。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两踝部放沙袋固定。中心线对准股骨头,与暗盒垂直。此位置显示髋关节,股骨头、颈、大小粗隆和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
    2.蛙形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或暗盒中线。髋和膝部弯曲,大腿外旋。使与台面成30°角,髋关节对暗盒中线。中心线对准两侧股骨头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此位置显示两侧髋关节和二侧股骨上部的侧位影像。
    3.谢氏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髋部约抬高35°~40°。膝部和肘部弯曲,用以支撑身体。被检侧髋部对台面或暗盒中线,股骨大粗隆对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被检侧髋关节,与暗盒垂直。此位置能显示髋关节,髂骨和股骨上部的斜位影像。对检查股骨头向后脱位的病例极有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心包积液最佳投照位置是()
    A

    心脏正位

    B

    心脏右前斜位

    C

    心脏左前斜位

    D

    心脏立、卧位

    E

    心脏侧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心脏摄影的投照位置有那些?简述其含义。

    正确答案: 1.后前位患者面向暗盒站立,两足分开与肩齐,身体正中面对胶片中线。下颌部稍抬高置于暗盒上缘,前胸贴近暗盒。两肘屈曲,手背贴于两髋上部,两肩向前内旋并靠近暗盒。暗盒上缘超出双肩2厘米。
    2.右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右前胸部贴近暗盒,右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右髋上部,左臂上举抱头,左胸离开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45°~55°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右肩2.5厘米,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前胸和右后胸。
    3.左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左前胸贴暗盒。左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左髋上部;右手上举抱头,使躯干与暗盒呈60°~70°的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左肩2.5cm,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后胸和右前胸。
    4.左侧位:患者侧立位,左侧贴近暗盒,双臂上举抱头,两足分开,下颌前伸,收腹挺胸,前胸后背与暗盒两侧缘齐平,暗盒上缘超出胸锁关节3厘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膀胱造影后常用的投照方法的投照方法。


    正确答案: 1.仰卧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暗盒上缘约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或向足侧倾斜5°,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⒉左、右斜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然后将身体向左(或向右)倾斜,使躯干与台面作成45°角。暗盒上缘约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⒊侧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股骨大粗隆对台面中线。两臂前伸或上举抱头,下肢稍弯曲。暗盒上缘约与
    髂骨嵴相齐,下缘须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 第14题: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有何区别?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心脏各位置投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的区别
    ⒈心脏投照比肺部投照的仟伏高、毫安大、曝光时间短,以便清楚地显示心脏的边缘和形状。
    ⒉心脏投照的焦-片距较长(180cm~200cm),以减少心影的放大失真。
    ⒊心脏投照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而肺部投照对准第4胸椎平面。
    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
    ⒈胸锁关节间隙两侧应相等。
    ⒉肩胛骨投影于两肺野以外。
    ⒊上面四个胸椎椎体及间隙隐约可见。
    ⒋两侧胸壁与胶片两缘等距,两侧肋膈角包含在照片内。
    ⒌心脏边缘显示清楚。
    心脏投照位置的临床意义是:
    ⒈后前位投照可观察心影的大小及主动脉弓,肺动脉段和肺血情况。
    ⒉右前斜位投照可观察右室和左房扩大,食道吞钡显示主动脉弓和左房的压迹。
    ⒊左前斜位投照适于观察左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
    ⒋左侧位投照可观察左、右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可代替左、右前斜位。

  • 第15题:

    心脏摄影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使膈肌下降,减少心影与膈肌重迭。投照前务必作好呼吸控制的训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长骨摄影应以投照肢中点为中心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简述膈下肋骨前后位与前后斜位摄影的投照位置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⒈膈下肋骨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臂放于身旁,膝和髋关节弯曲。暗盒上缘包括第五胸椎,下缘包括第三胸椎。中心线对准脐孔,通过第三腰椎间隙,与暗盒垂直。暴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使横膈上升,增加膈下肋骨的显示范围。此位置显示膈下肋骨的前后位影像。
    ⒉膈下肋骨前后斜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测上肢外展上举,脊柱至胸腔外侧缘的中点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对侧背部抬高,使躯干与台面成45°角。(并用沙袋或枕头支撑)。暗盒上缘包括乳头,下缘包括脐孔。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此位置显示膈下肋骨的前后斜位影像。

  • 第18题:

    简介腰椎摄影的投照位置。


    正确答案: 1.腰椎正位(前后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准台面中线,两髋、膝部屈曲,使腰部贴近台面。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暗盒。病人深吸气后呼出屏气曝光。
    2.腰椎侧位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脊柱对台面中线,两髋、膝部稍弯曲,腰部用棉垫垫平,使脊柱与台面平行,背部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和屏气同腰椎正位。
    3.腰椎斜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脊柱对面中线。一侧腰部抬高,膝部弯曲,使躯干与台面呈45°角,或用45°角度板垫于腰背部。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和屏气同腰椎正位。

  • 第19题:

    问答题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有何区别?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心脏各位置投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的区别
    ⒈心脏投照比肺部投照的仟伏高、毫安大、曝光时间短,以便清楚地显示心脏的边缘和形状。
    ⒉心脏投照的焦-片距较长(180cm~200cm),以减少心影的放大失真。
    ⒊心脏投照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而肺部投照对准第4胸椎平面。
    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
    ⒈胸锁关节间隙两侧应相等。
    ⒉肩胛骨投影于两肺野以外。
    ⒊上面四个胸椎椎体及间隙隐约可见。
    ⒋两侧胸壁与胶片两缘等距,两侧肋膈角包含在照片内。
    ⒌心脏边缘显示清楚。
    心脏投照位置的临床意义是:
    ⒈后前位投照可观察心影的大小及主动脉弓,肺动脉段和肺血情况。
    ⒉右前斜位投照可观察右室和左房扩大,食道吞钡显示主动脉弓和左房的压迹。
    ⒊左前斜位投照适于观察左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
    ⒋左侧位投照可观察左、右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可代替左、右前斜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膈下肋骨前后位与前后斜位摄影的投照位置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⒈膈下肋骨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臂放于身旁,膝和髋关节弯曲。暗盒上缘包括第五胸椎,下缘包括第三胸椎。中心线对准脐孔,通过第三腰椎间隙,与暗盒垂直。暴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使横膈上升,增加膈下肋骨的显示范围。此位置显示膈下肋骨的前后位影像。
    ⒉膈下肋骨前后斜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测上肢外展上举,脊柱至胸腔外侧缘的中点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对侧背部抬高,使躯干与台面成45°角。(并用沙袋或枕头支撑)。暗盒上缘包括乳头,下缘包括脐孔。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此位置显示膈下肋骨的前后斜位影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照位置及方法。

    正确答案: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乳突解剖结构复杂,使用胶片又小,所以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其投照位置和方法。
    ⒉使用滤线设备,小焦点和短焦-片距投照,以提高影像质量。
    ⒊操作宜敏捷,边操作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投照时嘱病人屏住气。
    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影位置及方法:
    ⒈乳突侧位-许氏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贴近暗盒。对侧胸部抬高,使头颅摆成标准侧位,乳突尖置于暗盒中点。中心线向足端倾斜23°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射至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若在同一张胶片上摄取两侧乳突,不曝光一侧用铅橡皮遮盖。
    ⒉乳突轴位-梅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身旁,下颌内收,头向被检侧旋转,使头颅正中面与暗盒呈45°角,耳后线对准暗盒中线,乳突尖置于暗盒上1/3处。中心线向足端倾斜45°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尖射入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介腰椎摄影的投照位置。

    正确答案: 1.腰椎正位(前后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准台面中线,两髋、膝部屈曲,使腰部贴近台面。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暗盒。病人深吸气后呼出屏气曝光。
    2.腰椎侧位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脊柱对台面中线,两髋、膝部稍弯曲,腰部用棉垫垫平,使脊柱与台面平行,背部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和屏气同腰椎正位。
    3.腰椎斜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脊柱对面中线。一侧腰部抬高,膝部弯曲,使躯干与台面呈45°角,或用45°角度板垫于腰背部。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骶椎上部。中心线和屏气同腰椎正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胸部前凸位前后方向与后前方向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前后方向患者背向摄片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身体稍离开摄片架,上胸后仰,使背部紧靠暗盒,腹部前挺。两肩尽
    量内转,使肩胛骨影像不致与肺部重叠。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上方约7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
    角,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的中点,射入暗盒中心。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此位置主要为
    检查肺尖部的病变,对后前位被肋骨或锁骨遮蔽的空洞或病灶都能清楚显示。其它如叶间积液和
    右肺中叶不张等也有诊断价值。
    2.后前方向患者面向摄片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
    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两手握住摄片架的两侧,腹部前挺,胸部后仰,使与暗盒成45°
    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约5cm。中心线对准第四胸椎,与暗盒垂直。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
    此位置对下胸部病变和右中叶肺不张等显影较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