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用18FDG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适应证、术前准备及技术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X线钡餐检查的适应证和术前准备。


    正确答案:用于疑有食管、胃、小肠、结肠病变和胰腺癌的病人。X 线钡餐检查前12小时禁食。X线钡剂灌肠者检查前两天开始半流质低渣饮食,白天多喝水,检查前一天晚上服泻剂,例如蓖麻油30 ml,并分次饮水1500 ml,检查当日早晨禁食,并用生理盐水1000 -1500 ml清洁灌肠。

  • 第2题:

    颈内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及术前准备工作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颈内动脉造影的适应证有:
    1.颅脑出血,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2.脑肿瘤。
    3.脑缺血,如动脉狭窄或阻塞。
    4.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疾病。
    5.术后随诊。
    造影术前的准备工作有:
    1.检查前应向病人说明X线的辐射量、是否安全、检查时间、DSA机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声响等。
    2.术前需做碘过敏试验与药物过敏试验。
    3.造影前病人应进行心、肝与肾功能的检查。
    4.造影前病人应进行出凝血时间与血常规的检查。
    5.术前4小时病人应禁食,包括水。
    6.术前应对病人的穿刺部位进行备皮。
    7.病人躺在导管床上后,应给予病人静脉输液,以建立静脉通道。
    8.造影所用的器具应消毒,并准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如氧气、药品等。

  • 第3题:

    简述上消化道出血导管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前准备方法及实施步骤。


    正确答案: 适应证有:
    ⒈各种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⒉胃粘膜出血。
    ⒊术后出血及吻合口溃疡出血。
    ⒋医源性如仪器检查及扩张术后的出血。
    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证:
    ⒈出现休克的危重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抢救生命者。
    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
    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⒋穿刺部位有感染、发热及全身感染者。
    病人术前准备工作:
    ⒈出血过多的病人,需补充血容量。
    ⒉选一较大静脉作为补液、输血的途径。
    ⒊放置鼻胃管以便给冰盐水,或抽取胃内容,了解灌注后有无继续出血。
    ⒋进行对比剂的过敏试验及麻醉药过敏试验。
    ⒌术前禁食、水,双侧腹股沟备皮。
    步骤是:⒈确定出血的部位。⒉确定导管位置。⒊灌注血管收缩剂。

  • 第4题: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优点有哪些?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优点有:
    1.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具备功能成像,较解剖学成像更为敏感,并且它的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2.随着全身扫描仪的发展,一次检查可显示肿瘤在全身软组织、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同时还可在一次检查中,精确地给肿瘤进行分期。
    3.由于使用了影像复合登录技术,许多有机化合物可在其正常的生物化学通道不被干扰的情况下被取代它
    的核素所示踪,以确切的单位测定放射性药物的吸收或生理功能来补充形态学的信息,以对肿瘤的分布作精确的定位;指导对伴有疤痕或坏死的肿块进行活检;鉴定增大的淋巴结是反应性的或转移性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缺点是短半衰期核素的产生依赖于回旋加速器,后者需要早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且运行费用昂贵。

  • 第5题:

    按成像原理归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属于()。

    • A、X线成像
    • B、磁共振成像
    • C、核素示踪成像
    • D、荧光成像
    • E、超声成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上消化道出血导管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前准备方法及实施步骤。

    正确答案: 适应证有:
    ⒈各种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⒉胃粘膜出血。
    ⒊术后出血及吻合口溃疡出血。
    ⒋医源性如仪器检查及扩张术后的出血。
    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证:
    ⒈出现休克的危重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抢救生命者。
    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
    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⒋穿刺部位有感染、发热及全身感染者。
    病人术前准备工作:
    ⒈出血过多的病人,需补充血容量。
    ⒉选一较大静脉作为补液、输血的途径。
    ⒊放置鼻胃管以便给冰盐水,或抽取胃内容,了解灌注后有无继续出血。
    ⒋进行对比剂的过敏试验及麻醉药过敏试验。
    ⒌术前禁食、水,双侧腹股沟备皮。
    步骤是:⒈确定出血的部位。⒉确定导管位置。⒊灌注血管收缩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用核素多为()。
    A

    γ射线发射体

    B

    α射线发射体

    C

    正电子发射体

    D

    中子发射体

    E

    β射线发射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的原因及校正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造成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原因:
    1.正电子同位素强度的快速衰变。
    2.高计数率引起的系统死时间损失。
    3.偶然符合的影响。
    4.散射的影响。
    5.人体吸收衰减的影响。
    6.探测器灵敏度差异。
    7.噪声等等。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
    1.偶然符合与散射符合的校正方法①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的探测器之间加隔离片;②应用闪烁持续时间较短的晶体;③采用较窄的符合时间窗;④用软件进行校正等。
    2.死时间损失的补救方法用注射的同位素强度进行校正,即将注射的同位素强度与计数率两者保持直线关系。
    3.探测器灵敏度差异的校正用均匀分布的放射源,或适用于人体衰减校正的旋转扫描线测量每个探测单元的计数响应,并算出一致化因子。进行数据采集时,将探测单元的计算值乘以一致化因子,就实现了一致
    化校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检查可从分子水平反映脑功能()
    A

    单光子发射体层扫描

    B

    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C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D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扫描时

    E

    磁共振成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x线CT设备包括()
    A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B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C

    普通CT或常规CT

    D

    螺旋CT(SCT)

    E

    电子束CT(EBCT)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原理及采用同位素的共性。

    正确答案: 正电子发射装置产生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撞而消失。它们在相撞时发生方向相反的两个光子,也就是说,在每个正电子消失时可以产生两个方向的信号。最后,这些光子信号被检测器检测到。检测器可以记录下机体释放出光子的时间,光子所处的位置、数量和方向。计算机将检测器收集到的这些信息进行运算与处理,并进行图像重建,最终形成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代谢图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采用的同位素具有以下共性:
    1.可以发射正电子。
    2.可与人体内代谢产物结合,但不改变这些产物的生理作用。
    3.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半衰期短。
    5.在病人进行检查时用量较小。因此病人受到的损伤也较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用18FDG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适应证、术前准备及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适应证:
    1.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2.对恶性肿瘤进行分级。
    3.对严重的脑损伤进行分级。
    4.对肿瘤复发与治疗后的改变进行区分。
    5.对乳房肿瘤进行疗效评价等。
    有关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
    1.为了减少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病人在检查前应禁食4小时或4小时以上。
    2.做脑部检查时,病人在注射了18FDG以后,在人体器官摄取18FDG的时间内,应待在安静避光的房间内。
    3.在注射18FDG以前,应了解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并检测血糖。如果血糖值较高,则不宜进行该项目的检查。
    4.在注射18FDG以前,需询问病人,近期有无手术、放疗及其他诊疗。
    技术要求:
    1.在进行某些部位检查时病人需两手抱头。
    2.在进行检查的1h~2h内,病人应保持安静。
    3.成人经静脉注射18FDG的最大剂量范围为350MBq~750MBq,儿童为5MBq~10MBq。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x线CT设备包括()。

    • A、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 B、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 C、普通CT或常规CT
    • D、螺旋CT(SCT)
    • E、电子束CT(EBCT)

    正确答案:C,D,E

  • 第14题:

    简述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原理及采用同位素的共性。


    正确答案: 正电子发射装置产生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撞而消失。它们在相撞时发生方向相反的两个光子,也就是说,在每个正电子消失时可以产生两个方向的信号。最后,这些光子信号被检测器检测到。检测器可以记录下机体释放出光子的时间,光子所处的位置、数量和方向。计算机将检测器收集到的这些信息进行运算与处理,并进行图像重建,最终形成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代谢图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采用的同位素具有以下共性:
    1.可以发射正电子。
    2.可与人体内代谢产物结合,但不改变这些产物的生理作用。
    3.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半衰期短。
    5.在病人进行检查时用量较小。因此病人受到的损伤也较小。

  • 第15题: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的原因及校正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造成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原因:
    1.正电子同位素强度的快速衰变。
    2.高计数率引起的系统死时间损失。
    3.偶然符合的影响。
    4.散射的影响。
    5.人体吸收衰减的影响。
    6.探测器灵敏度差异。
    7.噪声等等。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
    1.偶然符合与散射符合的校正方法①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系统的探测器之间加隔离片;②应用闪烁持续时间较短的晶体;③采用较窄的符合时间窗;④用软件进行校正等。
    2.死时间损失的补救方法用注射的同位素强度进行校正,即将注射的同位素强度与计数率两者保持直线关系。
    3.探测器灵敏度差异的校正用均匀分布的放射源,或适用于人体衰减校正的旋转扫描线测量每个探测单元的计数响应,并算出一致化因子。进行数据采集时,将探测单元的计算值乘以一致化因子,就实现了一致
    化校正。

  • 第16题:

    对人脑进行生化活体动态研究的方法是()

    • A、PET(正电子发射层描术)
    • B、CT(计算机化层描术)
    • C、NMR(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D、ERP(脑事件相关电位)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用核素多为()。

    • A、γ射线发射体
    • B、α射线发射体
    • C、正电子发射体
    • D、中子发射体
    • E、β射线发射体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问答题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优点有哪些?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优点有:
    1.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具备功能成像,较解剖学成像更为敏感,并且它的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2.随着全身扫描仪的发展,一次检查可显示肿瘤在全身软组织、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同时还可在一次检查中,精确地给肿瘤进行分期。
    3.由于使用了影像复合登录技术,许多有机化合物可在其正常的生物化学通道不被干扰的情况下被取代它
    的核素所示踪,以确切的单位测定放射性药物的吸收或生理功能来补充形态学的信息,以对肿瘤的分布作精确的定位;指导对伴有疤痕或坏死的肿块进行活检;鉴定增大的淋巴结是反应性的或转移性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缺点是短半衰期核素的产生依赖于回旋加速器,后者需要早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且运行费用昂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脑活动的测量方法不包括()
    A

    超声成像(US)

    B

    脑磁图描记术(MEG)

    C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D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设备是根据正电子湮没辐射产生的光子来采集信号()
    A

    DSA

    B

    γ相机

    C

    单光子发射型体层

    D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下成像技术属于非功能性成像的是()
    A

    数字血管减影(DSA)

    B

    正电子发射成像(PET)

    C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D

    磁共振成像(MRI)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按成像原理归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属于()。
    A

    X线成像

    B

    磁共振成像

    C

    核素示踪成像

    D

    荧光成像

    E

    超声成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不属于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仪器()
    A

    γ照相机

    B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C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D

    DS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