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周邦彦在《兰陵王》里写“梨花榆火催寒食”,说明寒食节是可以点火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节日当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寒食节是在每年冬至后()日。

    • A、102
    • B、103
    • C、104
    • D、105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寒食帖》是苏辙被贬黄州遇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的遣兴之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中写道“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描述了节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愁绪,请问这是哪个传统节日


    正确答案: 清明

  • 第5题:

    周邦彦是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兰陵王·柳阴直》押的是入声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寒食节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节取代。下列哪个国家的祭祀节仍然在寒食节()

    • A、日本
    • B、越南
    • C、新加坡
    • D、韩国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寒食节曾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节所取代。下列哪个国家的祭祀节仍然在寒食节()

    • A、日本
    • B、越南
    • C、新加坡
    • D、韩国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相传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因此有了寒食节。由于两者只相差一天,至()两节日合并称为清明寒食节。

    • A、汉代
    • B、秦代
    • C、唐代
    • D、宋代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试写出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全篇诗词。

    正确答案: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节日当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寒食节是在每年冬至后()日。
    A

    102

    B

    103

    C

    104

    D

    10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寒食节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节取代。下列哪个国家的祭祀节仍然在寒食节()
    A

    日本

    B

    越南

    C

    新加坡

    D

    韩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寒食节的起源与下列哪个自然事物的崇拜()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中故国指代()


    正确答案:首都汴京

  • 第14题:

    试析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的艺术手法。


    正确答案: 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的艺术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显示了作者在词法上的深厚功力。一是章法的变化。这首词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别情加以铺叙和渲染,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又有现实和想象的交错,叙述视角也时有变化,客观的描述和主观和感受几成一体,但篇章结构却显得极其缜密,笔势收纵自如,张驰有致,充分体现了周词回环往复、开阖变化的特色。二是造语的工巧。周词以注重炼字、炼句而著称,如开头的“柳阴直”句,只用一个“直”字就将长堤和垂柳画了出来,细细玩味,既是对时间的交代,又有对空间的透视,而笔直地伸展向远方的柳堤,又自然会牵动起行人的别情。还有“斜阳冉冉春无极”,更是被视为映照全篇的所谓“词眼”,受到古今词论家的激赏。三是音律的考究。《兰陵王》词是周邦彦创制的新曲,音韵格律相当复杂,突出的特点是多用拗句,作者写来却得心应手,充分体现了词的音乐美。

  • 第15题:

    中国的“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介之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就与()合二为一了。


    正确答案:清明节

  • 第16题: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寒食节也由以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下列对寒食节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体现古代的社会伦理准则②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可以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线索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以《兰陵王•柳》为例,分析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的特点。


    正确答案:周词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如《兰陵王•柳》第一片写自我的飘泊,挽合今昔,第二片写目前送别情景,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别后愁苦的设想。第三片又由眼前景折回到前事。今昔回环,情景事交错,极尽吞吐之妙。

  • 第18题:

    寒食节的起源与下列哪个自然事物的崇拜()

    • A、火
    • B、风
    • C、水
    • D、雷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寒食节被清明节所取代是在()

    •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填空题
    中国的“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介之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就与()合二为一了。

    正确答案: 清明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相传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因此有了寒食节。由于两者只相差一天,至()两节日合并称为清明寒食节。
    A

    汉代

    B

    秦代

    C

    唐代

    D

    宋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寒食节曾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节所取代。下列哪个国家的祭祀节仍然在寒食节()
    A

    日本

    B

    越南

    C

    新加坡

    D

    韩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中写道“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描述了节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愁绪,请问这是哪个传统节日

    正确答案: 清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