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和人心之喜怒哀乐都可谓境界
第1题:
()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舞台置景完美,在戏曲表演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境界,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第2题:
景之优,在乎景物之多寡,也在于特色。
第3题:
诗词中的境界是依靠外在景物来表现的。
第4题:
数千年,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是().
第5题:
《野蜂》、《江天暮雪》同属于写景状物散文,他们写景状物的目的是()
第6题:
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第7题: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 谓之无境界。
第8题:
景物和人心之喜怒哀乐都可谓()。
第9题:
第10题:
《道德经》
《庄子》
《中庸》
《周易》
第11题:
化景物为情思
变物象为意蕴
化情思为景物
变意蕴为物象
执着于虚无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都叫闭合空间。
第14题:
境界是通过描写外在的景物体现出来的。
第15题:
人心可以突破眼前景物的局限而达于高远境界,这就是()。
第16题: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庸》)
第17题:
翻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8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句话出自()
第19题:
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
第20题:
喜怒哀乐的情绪不要发出来,所谓藏起来情感;喜怒哀乐情绪都节制起来,所谓压抑人的情绪,和气生财。
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时候,毫无节制,叫做和。
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
喜怒哀乐在没有发作时就控制住它,叫做调和折中;发出来的情绪都要合乎礼节,都要恰到好处,叫做一团和气。
第21题:
化境
神思
巧心
物色
第22题:
第23题:
此句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中发育生长。
此句意思是:“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
此句是说喜怒哀乐要有节制,不能大喜不能大悲。
此句中的“中节” :即是合乎度,虽有喜怒哀乐之情,但都发而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