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是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的革命文学团体,活动的中心在()。主要创作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如()等作过创作新体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
第1题:
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等。
第2题:
毛泽东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旧体诗是传统文化,新诗是外来文化 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第3题:
山歌的特征有()。
第4题:
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
第5题:
《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为主的创作过程。
第6题:
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是()
第7题:
简述革命诗潮诗歌创作的特点。
第8题:
山水诗的创作中心
永明新体诗的创作中心
玄言诗的创作中心
宫体诗的创作中心
第9题:
第10题:
歌词可即兴创作,根据现场情况和感受现编现唱
音乐节奏较为自由,句式、章法等也可灵活调整,便于感情的抒发和群体的社交
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
词句一般不是即兴创作,其章法与曲调也是较为规整和固定的
以独唱形式为多,也有一些对唱的形式
第11题:
苏曼珠
马君武
马骏声
周实
高旭
第12题:
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意在言外
批评宋代一些诗语言枯寂、淡乎寡味
指诗歌作品在平淡中包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
批评宋代一些诗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
第13题:
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第14题:
现代诗派成员有()、()、()等,创作风格以()为主。
第15题:
在范成大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
第16题:
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创作过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
第17题:
苏轼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第18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是“南社”。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