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A、小说创作的堕落B、外国题材创作风行C、戏剧走向没落D、域外游记兴起E、诗文创作出现逆流

题目

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

  • A、小说创作的堕落
  • B、外国题材创作风行
  • C、戏剧走向没落
  • D、域外游记兴起
  • E、诗文创作出现逆流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A、小说创作的堕落B、外国题材创作风行C、戏剧走向没落D、域外游记兴起E、诗文创作出现逆流”相关问题
  • 第1题:

    曹禺的戏剧代表中国现代戏剧创作走向()的标志。


    正确答案:成熟

  • 第2题:

    简要概括巴金创作由“激情小说”走向“生活小说”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 巴金小说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从“激情”走向“生活”的过程,但这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螺旋式上升的,更不是前后反复的,而是两类作品相继出现,平行发展,先后完结的。
    从1927年至1930年,是“激情小说”时期;
    从1931年至1941年是“激情小说”与“生活小说”并存的时期;
    从1943年至1946年,是“生活小说”时期。
    当然,这两类作品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的,特别是在“平行发展”时期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之处,如由《家》、《春》、《秋》组成的“激流三部曲”,一部比一部更强烈地表现出青年人的热情和愤怒,一部比一部更具有激情小说的特点。

  • 第3题:

    屠格涅夫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品有()

    • A、美学理论
    • B、戏剧理论
    • C、戏剧创作
    • D、诗歌理论
    • E、小说创作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高峰。

    •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西游记》
    • D、《儒林外史》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薛福成的域外游记创作。


    正确答案:(1)薛福成专门刊刻了《出使日记》。
    (2)其议论文字,类于报章文体,新名词、新译名夹杂其中,洗练劲捷。
    (3)记事文则在写景物的同时融进主观感受,想象联翩。《观巴黎油画记》是传诵人口的名篇。

  • 第6题:

    鲁迅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动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暴露社会病根,揭示民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求根治。
    2、鼓舞“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第7题:

    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如小说《一杆“称仔”》描写的是日本警察压迫台湾民众,台湾民众奋起反抗的故事。
    (2)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如《不如意的过年》等。
    (3)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如《可怜她死了》这篇作品就反映出赖和反对封建思想和批判传统旧势力的现代精神。
    (4)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赖和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直面现实,反映人生,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赖和以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现代台湾知识分子的情怀。
    在艺术上,赖和的小说体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语言运用上,更是以口语化、生动性著称。特别是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薛福成的域外游记创作。

    正确答案: (1)薛福成专门刊刻了《出使日记》。
    (2)其议论文字,类于报章文体,新名词、新译名夹杂其中,洗练劲捷。
    (3)记事文则在写景物的同时融进主观感受,想象联翩。《观巴黎油画记》是传诵人口的名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从19世纪70年年初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是近代文学的发展期。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文学向着自觉革新的道路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的是诗歌与散文,它们表现出时代进步思潮的方向。诗歌创作与现实斗争结合更为紧密,写作题材与方法都出现新的因素,如黄遵宪、康有为、严复、刘光第等作家的创作。诗歌创作的某些革新倾向,成为后来“诗界革命”的先导。散文创作方面,一批早期维新派作家如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黎庶昌等,他们不但否定桐城派古文,而且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同时亦扩大了散文的题材,而且语言流畅通俗,叙事明白,说理透辟,为后来梁启超的“新文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屠格涅夫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品有()
    A

    美学理论

    B

    戏剧理论

    C

    戏剧创作

    D

    诗歌理论

    E

    小说创作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一低潮与时代思潮尤其是尊孔复古逆流直接相关,具体表现在小说创作的堕落,诗文创作出现逆流,戏剧走向没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农村题材创作是建国后一个庞大的创作团队推动的十分洪大的创作潮流,其中,山西作家群和陕西作家群两个地域作家构成的创作群体在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十分活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 A、《夏威夷游记》
    • B、《新中国未来记》
    • C、《维新梦》
    • D、《新罗马》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新中国成立前,老舍创作的文体主要是()

    • A、小说
    • B、戏剧
    • C、诗歌
    • D、散文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易卜生创作的体裁是()

    • A、诗歌
    • B、戏剧
    • C、小说
    • D、散文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郭嵩焘的生平及其域外游记的创作。


    正确答案:(1)郭嵩焘是湘乡派中人,作为中国政府第一个驻欧使臣出使英、法。
    (2)抵欧途中写有《使西日程》。驻外期间写有《伦敦与巴黎日记》,以日记形式对欧西文明情状作了广泛记录。
    (3)热烈赞扬西方制度文明,描述外复加议论。描写生动,读来引人入胜。

  • 第17题: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从19世纪70年年初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是近代文学的发展期。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文学向着自觉革新的道路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的是诗歌与散文,它们表现出时代进步思潮的方向。诗歌创作与现实斗争结合更为紧密,写作题材与方法都出现新的因素,如黄遵宪、康有为、严复、刘光第等作家的创作。诗歌创作的某些革新倾向,成为后来“诗界革命”的先导。散文创作方面,一批早期维新派作家如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黎庶昌等,他们不但否定桐城派古文,而且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同时亦扩大了散文的题材,而且语言流畅通俗,叙事明白,说理透辟,为后来梁启超的“新文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第18题: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农村题材创作是建国后一个庞大的创作团队推动的十分洪大的创作潮流,其中,山西作家群和陕西作家群两个地域作家构成的创作群体在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十分活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填空题
    曹禺的戏剧代表中国现代戏剧创作走向()的标志。

    正确答案: 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前,老舍创作的文体主要是()
    A

    小说

    B

    戏剧

    C

    诗歌

    D

    散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
    A

    小说创作的堕落

    B

    外国题材创作风行

    C

    戏剧走向没落

    D

    域外游记兴起

    E

    诗文创作出现逆流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郭嵩焘的生平及其域外游记的创作。

    正确答案: (1)郭嵩焘是湘乡派中人,作为中国政府第一个驻欧使臣出使英、法。
    (2)抵欧途中写有《使西日程》。驻外期间写有《伦敦与巴黎日记》,以日记形式对欧西文明情状作了广泛记录。
    (3)热烈赞扬西方制度文明,描述外复加议论。描写生动,读来引人入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