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第1题:
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术语有()
A、读为
B、读曰
C、读若
D、读如
第2题:
A、之言
B、如字
C、读若
D、读如
E、之貌
第3题:
古注中说明两个字是古今字时所用术语是()
第4题:
在解释同义词需要“同中求异”时,应用的训诂术语是()。
第5题:
下列训诂术语主要用于注音的有()
第6题: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主要或是仅仅用于注音的术语是()
第7题:
以下不属于注释术语的是()
第8题:
读为
读若
如字
读曰
读如
第9题:
互言
浑言
析言
对文
散文
第10题:
读为
句读
读若
读如
之为言
第11题:
读如
犹
读曰
言
读若
第12题:
如字
读为
读若
读如
读曰
第13题:
读如、读若属于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第14题:
古注中用本字解释借字所用术语是()
第15题:
训诂术语“之言”、“之为言”是用来()的。
第16题:
训诂术语的“浑言”和“析言”,其用途是()。
第17题:
在下列古书旧注术语中,与“读破”意思相反的一个术语是()
第18题: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必定是用来说明文字通假的术语是()
第19题:
读为
读若
同
当作
谓
第20题:
读若
读如
读曰
如字
第21题:
读为
读若
同
当作
谓
第22题:
区别泛指与特指
说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说明同义词作不同解释的原因
辨别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的概念间的差异
说明词义引申的途径
第23题:
读若
谓
如字
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