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历史地理学派,又称“芬兰学派”。创始人是芬兰民俗学家库伦父子。他们主张从故事演变过程中追溯故事的原型,从其地理流布的途径追溯故事的发祥地。这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分布的路线。这实际上是流传学派的发展。
更多“试述历史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历史地理学派关于民间故事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概念:历史地理学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期于芬兰。其创立者是语文学家兼民俗学家科隆父子。民间文艺学家A·阿尔奈、W·安德松也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克隆父子认为,民间文化(主要是民间文艺作品)有一个朴素简陋向繁复精美的演变过程。每一个重要题材,都有它的原始形态,也都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原始的发祥地。
    (2)历史地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民间故事的变异性与稳定性。
    (3)民间故事的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类型学的比较、起源关系的比较、影响关系比较。
    (4)民间故事母题索引的编纂与应用:他们的研究是要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民间文化异文的比较,对题材模式的迁徙和流变状况进行探索,力图确定其形成时间和流布的地理范围,从而尽可能地追寻这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为此,他们便需要对民间创作按情节类型进行分类,做出索引,因为所谓题材模式,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情节组合”。于是民间传说故事的分类法及其研究也就应允而生。阿尔奈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便是这种研究方法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成果。

  • 第2题:

    革命民主主义派代表人物是(),他办了著名期刊()和()。民粹派的代表人物是(),他办了()。


    正确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米海洛夫斯基;《俄国财富》

  • 第3题:

    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
    (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 第4题:

    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在研究内容上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3)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4)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 第5题:

    阿尔奈是()的代表人物。

    • A、神话学派
    • B、历史地理学派
    • C、人类学派
    • D、流传学派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现代象征诗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李金发

  • 第7题:

    简述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韦伯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把科学和理性作为管理的根本准则,认为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模式。主要代表人物韦伯的主要观点是层级官僚制。

  • 第8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有两个流派,()和(),礼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荀子,非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和()。


    正确答案:礼乐派;非乐派;道子李耳;墨子

  • 第9题:

    问答题
    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有什么?

    正确答案: 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所办的《甲寅》杂志上的复古论调。l923年他写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新文学阵营对之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谓威尼斯乐派,简述其代表人物,主要题材和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16世纪,威尼斯的音乐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建立了由唱诗班指挥,在两位管风琴手的协助下管理教堂的音乐事务的制度。 其代表人物是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主要题材是经文歌,主要特征是复合唱的规模、音响对比和音色组合的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与辉煌的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韦伯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把科学和理性作为管理的根本准则,认为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模式。主要代表人物韦伯的主要观点是层级官僚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人类学派是国际民俗学派别之一。创始人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们认为万物有灵,神话来源于关于灵魂的观念,并用这一观念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代人觉得怪诞的故事,在原始时代正与其社会意识形态相融合,民俗中的野蛮因素,正是原始时代的残留物。他们主张“题材自生说”,认为世界各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极端相似,原因在于人类具有共同的本质、心理、思维方法和共同的文化发展道路。

  • 第14题:

    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 第15题: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2)在研究内容上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要素的集合,而是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3)他们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4)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 第16题:

    何谓威尼斯乐派,简述其代表人物,主要题材和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16世纪,威尼斯的音乐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建立了由唱诗班指挥,在两位管风琴手的协助下管理教堂的音乐事务的制度。 其代表人物是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主要题材是经文歌,主要特征是复合唱的规模、音响对比和音色组合的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与辉煌的程度。

  • 第17题:

    试述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流传学派是民间文艺学派别之一。奠基人是德国东方学家本菲。他们发现世界许多不同民族中有许多情节显著相似的故事,用神话学派的理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认为,当时流传于欧洲的许多故事,是从印度传入的。这些故事后来又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 第18题:

    试述19世纪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俄国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在俄国兴起的,作曲家从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异彩纷呈的音乐作品的学派。
    俄国第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是格林卡(1804-1857),他被蔓为俄国音乐的创始人,他创作了第一部俄国民族歌剧《伊凡·苏宁》,并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闻名。
    创作特征:
    格林卡的音乐创作既从俄国民间音乐吸取营养,又从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中得到启迪,同时还大量地借鉴了西欧各国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成果,从而把俄国的音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后,著名的“强力五人团”确立了俄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
    穆索尔斯基(1839-1881)是五人中最具独创性的一位作曲家,这主要体现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党人之乱》以及《跳蚤之歌》和声乐套曲《死之歌舞》等艺术歌曲当中,他的钢琴套曲《展览会图画》和交响诗《荒山之夜》是描绘性音乐的杰作。相比而言,科萨科夫(1844-1908)较为传统,以富于色彩的配器技巧而闻名,名作为《天方夜谭》。另外三位作曲家留世的作品不算太多,鲍罗丁(1833-1887)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部作品了。
    创作特征:
    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艺术主张,立志继承、发扬格林卡的优良传统,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关注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紧密联系,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并喜好将异国和俄国风情作对比。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作曲家,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几乎无人不知。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悲怆交响曲》《曼弗雷的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更将俄国风格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创作特征: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并不局限于表现俄国题材,在风格上也更多地吸收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力求反映人们普遍的思想感情。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最鲜明的风格特征:
    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 第19题: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有:海顿,其代表作品有《伦敦交响乐》、《创世纪》、《四季》。莫扎特,其代表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贝多芬,其代表作品有《命运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悲惨》。
    2)巴洛克时期音乐代表人物主要有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阿尔比诺尼、帕卡贝尔。

  • 第20题:

    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有什么?


    正确答案: 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所办的《甲寅》杂志上的复古论调。l923年他写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新文学阵营对之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 第21题:

    填空题
    革命民主主义派代表人物是(),他办了著名期刊()和()。民粹派的代表人物是(),他办了()。

    正确答案: 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米海洛夫斯基,《俄国财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
    (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19世纪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俄国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在俄国兴起的,作曲家从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异彩纷呈的音乐作品的学派。
    俄国第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是格林卡(1804-1857),他被蔓为俄国音乐的创始人,他创作了第一部俄国民族歌剧《伊凡·苏宁》,并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闻名。
    创作特征:
    格林卡的音乐创作既从俄国民间音乐吸取营养,又从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中得到启迪,同时还大量地借鉴了西欧各国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成果,从而把俄国的音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后,著名的“强力五人团”确立了俄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
    穆索尔斯基(1839-1881)是五人中最具独创性的一位作曲家,这主要体现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党人之乱》以及《跳蚤之歌》和声乐套曲《死之歌舞》等艺术歌曲当中,他的钢琴套曲《展览会图画》和交响诗《荒山之夜》是描绘性音乐的杰作。相比而言,科萨科夫(1844-1908)较为传统,以富于色彩的配器技巧而闻名,名作为《天方夜谭》。另外三位作曲家留世的作品不算太多,鲍罗丁(1833-1887)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部作品了。
    创作特征:
    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艺术主张,立志继承、发扬格林卡的优良传统,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关注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紧密联系,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并喜好将异国和俄国风情作对比。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作曲家,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几乎无人不知。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悲怆交响曲》《曼弗雷的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更将俄国风格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创作特征: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并不局限于表现俄国题材,在风格上也更多地吸收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力求反映人们普遍的思想感情。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最鲜明的风格特征:
    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