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借郝灵荃事件塑造宋璟的正面形象,主要是为了反对王安石的开边政策。
第1题:
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A范仲淹
B司马光
C王安石
D宋神宗
第2题:
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史部总叙》中列举了哪两个例证来说明《资治通鉴》援引野史?()
第3题: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预期的读者是大众百姓。
第4题:
以下哪一项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5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曹魏的年号,主要是出于纪年的方便。
第6题: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谁取的?()
第7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曹丕的年号,但并不意味这曹丕政权具有正统性。
第8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哪个国家是正统?()
第9题: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武则天
第10题:
《汉书》
《后汉书》
《史记》
《资治通鉴》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之迁”的典故,主要是为了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的()
A侵官
B拒谏
C致怨
D征利
第14题:
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与王安石论辩的对手就是写下长篇编年史()的司马光。
第15题:
司马光记载郝灵荃事件,主要是为了强调论功行赏的制度的合理性。
第16题:
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顺利编修《资治通鉴》的条件?()
第17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之所以保留太史令李淳风轶事,是因为李淳风轶事对后世有一定的劝谏意义。
第18题:
宋璟为什么阻止皇帝奖赏郝灵荃?()
第19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仅采用了司马相如的一篇文章,是哪一篇?()
第20题:
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并说明司马迁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
第21题: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司马光
第22题:
魏
蜀
吴
晋
第23题:
侵官
拒谏
致怨
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