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时滞试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进一步判定前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和控制油压是否正常,是对失速试验的进一步验证。(2)步骤
    ①使选档手柄置于N档位,拉紧驻车制动器,自动变速器油温应正常(50-80℃);
    ②使选档手柄分别从N档换入D档和R档,间隔时间1min,以便使离合器、制动器恢复全开状态;
    ③用秒表测量有振动感时所经历的时间(换档冲击)。
    (3)性能分析:
    ①N-D档,标准值为1.2s;N-R档标准值为1.6s;
    ②时间大于规定值,表明摩擦片间和带鼓间间隙过大,或控制油压过低,小于则间隙不当或油压过高。

  • 第2题:

    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检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否正常,检查其稳定性、超调量、过度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调节系统能满足空负荷运行,满负荷情况下甩负荷危急保安器不动作,危急保安器动作后主汽门、调门能迅速关闭等一般要求。步骤:⑴确认调速系统空负荷、带负荷试验及超速试验合格;⑵确认电气设备正常,各安全门动作可靠;⑶措施得到总工程师批准,有关单位到场,人员到位;⑷按正常要求将机组负荷带至满负荷;⑸联系电气解列发电机,检查瞬时最高转速,应不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检查过度时间在5~50秒,转速振荡次数不超过3~5次。

  • 第3题: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导线计算是在专用计算表格上进行其内容和步骤有填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及其调整和导线点坐标计算

  • 第4题:

    何为失速转速?失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详述做失速实验的准备及步骤。


    正确答案:在前进档或倒档同时踩住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处于最大转矩工况,而此时自动变速器输入轴及输出轴均静止不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也因此静止不动,只有液力变矩器壳及泵轮随发动机一起转动,这种工况属于失速工况,此时发动机转速称为失速转速。
    失速实验的准备: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应正常。
    失速实验的步骤
    (1)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
    (2)无发动机转速显示的,安装发动机转速表。
    (3)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4)起动发动机。
    (5)将选挡杆拨入“D”位。
    (6)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最高
    转速。
    (7)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8)将选挡杆拨入“P”或“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以上,以防止自动变速器油
    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9)将选挡杆拨入“R”位,做同样的实验。

  • 第5题:

    简述时滞试验的定义和步骤。


    正确答案: 1.定义:时滞试验就是测出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迟滞时间的大小取决于自动变速器油路油压,油路密封情况以及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
    2.步骤: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步骤
    (1)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挡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怠速,“D”位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约低50r/min),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挡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挡杆开始到感觉汽车震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挡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l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
    (6)共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按上述方法,将选挡杆由“N”位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 第6题:

    简述上密封试验的实验步骤。


    正确答案: 封闭阀门进口和出口,放松填料压盖(如果阀门设有上密封检查装置,且在不放松填料压盖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检查上密封的性能,则不必放松填料压盖),阀门处于全开状态,使上密封关闭,给体腔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试验压力,然后检查上密封性能。

  • 第7题:

    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正确进行时滞试验?


    正确答案: 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档杆从空挡拨至前进档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档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震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时滞试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步骤如下:
    (1)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紧手制动。
    (3)将选档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怠速,“D”位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约低50r/min),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档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档杆开始到感觉汽车震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档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
    (6)共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档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大部分自动变速器N-D迟滞时间小于1.0~1.2s,N-R迟滞时间小于1.2~1.5s。若N-D迟滞时间过长,说明主油路油压过低、前进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过甚或超速排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若N-R迟滞时间过长,说明倒档油路油压过低、倒档离合器或倒档制动器磨损过甚、超速排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 第8题:

    变压器采用短路法进行温升试验的原理和试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短路法进行温升试验的原理是利用变压器短路产生损耗,来进行温升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在变压器中施加最大总损耗,冷却设备工作在额定工作状态,试验变压器油的温升。此阶段中绕组的总损耗通过绕组和变压器油的热交换,将热量散给变压器油,绕组和变压器油均提高了自己的温度,变压器油因温度提高,通过油箱或冷却设备将热量散给冷却介质,一直达到顶层油温升的变化率小于1K/h并维持3h,认为油顶层温升已稳定。取最后一个小时中的平均值为油顶层温升。第一阶段结束后,降低输入功率,使绕组中的电流等于额定容量的最大电流,开始第二阶段,试验绕组的温升。此阶段持续1h,然后断开电源,打开短路连线,保持油泵和风机继续运转,尽快测量绕组的热电阻,计算绕组的温升。

  • 第9题:

    问答题
    何为失速转速?失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详述做失速实验的准备及步骤。

    正确答案: 在前进档或倒档同时踩住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处于最大转矩工况,而此时自动变速器输入轴及输出轴均静止不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也因此静止不动,只有液力变矩器壳及泵轮随发动机一起转动,这种工况属于失速工况,此时发动机转速称为失速转速。
    失速实验的准备: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应正常。
    失速实验的步骤
    (1)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
    (2)无发动机转速显示的,安装发动机转速表。
    (3)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4)起动发动机。
    (5)将选挡杆拨入“D”位。
    (6)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最高
    转速。
    (7)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8)将选挡杆拨入“P”或“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以上,以防止自动变速器油
    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9)将选挡杆拨入“R”位,做同样的实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失速试验?失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失速试验的试验过程。如果失速试验的结果是在选档手柄位于“D”位时,失速转速高于规定值,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

    正确答案: 1)失速试验是在车速为0的状态下,测试发动机转速的试验。
    2)失速试验目的是检查发动机功率、变矩器导论单向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有关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油压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
    3)失速试验的试验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时滞试验的定义和步骤。

    正确答案: 1.定义:时滞试验就是测出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迟滞时间的大小取决于自动变速器油路油压,油路密封情况以及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
    2.步骤: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步骤
    (1)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挡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怠速,“D”位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约低50r/min),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挡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挡杆开始到感觉汽车震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挡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l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
    (6)共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按上述方法,将选挡杆由“N”位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为自动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时滞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要时滞实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 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档杆从空档拨至前进档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档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振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时滞实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边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步骤如下: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档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D”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
    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档杆从“N”位拨至“D”,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档杆开始到感觉汽
    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档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实验。
    (6)共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档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任何实验都具有实验者、()和实验对象3个基本因素。

    • A、实验工具
    • B、实验手段
    • C、实验目的
    • D、实验步骤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砂堆积密度实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装入容置筒(漏斗出料量筒距离不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重计算。

  • 第15题:

    何为自动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时滞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要时滞实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档杆从空档拨至前进档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档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振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时滞实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边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步骤如下: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档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D”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
    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档杆从“N”位拨至“D”,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档杆开始到感觉汽
    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档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实验。
    (6)共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档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 第16题:

    失速试验的目的、准备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1)失速试验目的
    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变矩器及自动变速器中制动器和离合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2)准备工作
    (1) 让汽车行驶至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 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面高度,液面应正常。
    3)试验步骤
    (1) 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路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塞住。
    (2) 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3) 启动发动机。
    (4) 将操纵手柄拨入D位。
    (5) 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当发动机转速不再升高时,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转速。
    (6) 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踏下加速踏板的时间不得超过5s 。
    (7) 将操纵手柄拨入P位或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以防止油液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8) 将操纵手柄拨入其他挡位(R位、L位或2位、1位),做同样的试验。

  • 第17题:

    什么是失速试验?失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失速试验的试验过程。如果失速试验的结果是在选档手柄位于“D”位时,失速转速高于规定值,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


    正确答案: 1)失速试验是在车速为0的状态下,测试发动机转速的试验。
    2)失速试验目的是检查发动机功率、变矩器导论单向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有关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油压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
    3)失速试验的试验过程

  • 第18题:

    击实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何为击实曲线?请叙述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击实试验”的适用范围、主要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整理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土的击实性在工程中的目的及意义
    在工程建没上,经常遇到填土压实、软弱地基的强夯和换土碾压等问题,常采用既经济又合理的压实方法,使土变得密实,在短期内提高土的强度以达到改善土的工程性质的目的。
    2)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
    (2)仪器主要部件由击实筒、击锤和导杆组成,击实方法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3)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用修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样土,最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最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将所备不同预定含水量的土样击完。
    (4)计算击实各点的干密度。
    (5)以干密度ρd为纵坐标,含水量ω为横坐标,绘ρd-ω关系曲线,称为击实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6)当试样中有大于 25mm(小筒)或大于38mm(大筒)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25mm或38mm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其百分率不应大于30% ,把小于25mm或38mm部分作击实试验,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 第19题:

    ACSD和ACLD试验的试验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ACSD主要是用来验证每个线端和他们连接的绕组对地及其他绕组的耐受强度和被试绕组的纵绝缘的耐受强度。ACLD则主要用来验证变压器在运行状态下有无局部放电。

  • 第20题:

    问答题
    失速试验的目的、准备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失速试验目的
    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变矩器及自动变速器中制动器和离合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2)准备工作
    (1) 让汽车行驶至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 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面高度,液面应正常。
    3)试验步骤
    (1) 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路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塞住。
    (2) 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3) 启动发动机。
    (4) 将操纵手柄拨入D位。
    (5) 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当发动机转速不再升高时,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转速。
    (6) 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踏下加速踏板的时间不得超过5s 。
    (7) 将操纵手柄拨入P位或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以防止油液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8) 将操纵手柄拨入其他挡位(R位、L位或2位、1位),做同样的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时滞试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试验目的  
    测出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2)试验步骤
    (1)驾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 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紧手制动。
    (3) 检查发动机怠速。如不正常,应按标准予以调整。
    (4) 将自动变速器操纵手柄从空挡位置拨至前进挡位置,用秒表测量从拨动操纵手柄开始到感觉到汽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时滞时间。
    (5) 将操纵手柄拨至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
    (6) 上述试验进行3次,取其平均值。
    (7) 按上述方法,将操纵手柄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时滞时间。
    3)时滞试验的参考值
    从N至D://1.2 s或更少;
    从N至R:1.5 s或更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任何实验都具有实验者、()和实验对象3个基本因素。
    A

    实验目的

    B

    实验工具

    C

    实验手段

    D

    实验步骤


    正确答案: D
    解析: 实验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同生产实践活动相类似却不尽相同的要素(基本组成部分)和结构。实验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实验者、实验手段和实验对象。实验者是从事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工作人员。实验手段是把实验者的作用传递到实验对象中去并获得有关信息的各种实验仪器和工具的总和。实验对象是可观察的自然客体的一个片段,或经过挑选的某一部分,它既可以是自然状态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工过的。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进一步判定前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和控制油压是否正常,是对失速试验的进一步验证。(2)步骤
    ①使选档手柄置于N档位,拉紧驻车制动器,自动变速器油温应正常(50-80℃);
    ②使选档手柄分别从N档换入D档和R档,间隔时间1min,以便使离合器、制动器恢复全开状态;
    ③用秒表测量有振动感时所经历的时间(换档冲击)。
    (3)性能分析:
    ①N-D档,标准值为1.2s;N-R档标准值为1.6s;
    ②时间大于规定值,表明摩擦片间和带鼓间间隙过大,或控制油压过低,小于则间隙不当或油压过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