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防止马铃薯再侵染的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病害中没有再侵染的是()。

    • A、水稻白叶枯病
    • B、稻瘟病
    • C、马铃薯晚疫病
    • D、小麦散黑粉病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怎样防止马铃薯块茎产生空心?


    正确答案: 应选择空心发病率低的品种,如种植加工用大西洋品种或克新16,要适当密植;合理调整密度,缩小株距,减少缺苗率;配方施肥,增施钾肥;保持植株营养面积均匀,保证群体结构良好状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水、肥条件平稳、均衡。

  • 第3题:

    切刀消毒能有效防止马铃薯环腐病的传播吗?


    正确答案: 虽然种薯切刀是扩大传染的主要途径。但切刀消毒不能有效的防止马铃薯环腐病的传播。因为,约有60%感染了环腐病的块茎,不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仅凭肉眼是很难发现的。对这部分难于发现症状的种薯,就会误认为是健康的种薯而不进行切刀消毒。实际上,通过切病薯的刀已经又扩大了环腐病的传播,新感染环腐病的切块,在田间继续表现症状,并再次传播到新生块茎中。通过切刀消毒,不会减少田间环腐病发病率。因此,切刀消毒对与防治环腐病的作用是极小的。

  • 第4题:

    马铃薯的小整薯播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马铃薯退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简述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抗性较稳定的品种有:四川的华丽板洋芋、东北的北方红。
    2.选留无病种薯:注意收获、贮运和播种三个环节。
    3.加强栽培管理:垒行栽培,及时清沟排水,合理施肥。
    4.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波尔多液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 第6题:

    积年流行病的特点是()。

    • A、潜育期短
    • B、再侵染频繁
    • C、潜育期长
    • D、无再侵染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单循环病害的特点是()。

    • A、潜育期短
    • B、再侵染频繁
    • C、对不良环境抗性强
    • D、无再侵染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如何防止马铃薯生产中的病毒再侵染?


    正确答案: 1、及时拔除病株;2、割秧早收,减轻种薯带菌;3、因地制宜,避蚜生产种薯;4、防蚜灭蚜。

  • 第9题:

    问答题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马铃薯病毒病。
    生产无毒或低毒种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选用抗病毒良种、夏播留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病害中没有再侵染的是()。
    A

    水稻白叶枯病

    B

    稻瘟病

    C

    马铃薯晚疫病

    D

    小麦散黑粉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防止马铃薯退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 (1)选用和推广抗病品种:这是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选用和推广抗病品种时,要注意选育良种和抗病保护相结合。
    (2)建立马铃薯的无病毒留种基地:选择冷凉季节实行秋播和晚播留种,马铃薯结薯期要求低温冷凉条件,选择好当地气候冷凉,隔离条件好的地方作繁育基地或建立原种生产基地,使结薯期处于较低温度下,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病毒的危害。
    (3)利用实生薯留种:用马铃薯种子长成的幼苗叫实生苗,实生苗结成的块茎称实生薯。马铃薯的病毒能侵染植株的各个器官,而很少能侵入花粉、卵和种胚。因此,通过有性生殖所形成的种子,有排除亲本病毒的作用,能产生无病毒的种子,从而中断无性繁殖所积累的病毒。
    (4)茎尖培养无毒种薯:植物组织中病毒浓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茎和分枝的生长点基本上不带病毒,因此,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再通过加速繁殖生产上无病毒的薯块原种。
    (5)治蚜防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防止马铃薯生产中的病毒再侵染?

    正确答案: 1、及时拔除病株;2、割秧早收,减轻种薯带菌;3、因地制宜,避蚜生产种薯;4、防蚜灭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了防止皮肤变黑,应该少吃()

    • A、马铃薯
    • B、芋头
    • C、地瓜
    • D、花生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再侵染


    正确答案: 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的繁殖体传播到其他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 第15题:

    马铃薯种性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长期采用营养繁殖,病毒在种薯中逐渐积累,致使植株生长势衰退、株型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到整个复叶脱落等,造成大幅度减产。
    解决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对策是利用茎尖脱毒。茎尖脱毒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性和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愈少的原理,而切取很小的茎尖实现的。马铃薯茎尖脱毒切取的茎尖(生长点)长度一般为0.2~0.3mm,只带1~2个叶原基,经过组织培养成苗后进行病毒检测,确实不带病毒才能繁殖茎尖苗,生产无毒种薯。未经过病毒检测的,不宜繁殖推广。

  • 第16题:

    预防马铃薯中毒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1)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贮存马铃薯以防止发芽。(2)不吃发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成黑绿色的马铃薯。
    (3)发芽较少的可彻底挖除芽、芽眼和芽周部分,去皮后浸水30~60min,然后烧熟煮透,烹调时还可加些醋以破坏龙葵素

  • 第17题: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马铃薯病毒病。
    生产无毒或低毒种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选用抗病毒良种、夏播留种

  • 第18题:

    说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不同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害,冬藏查害、出害、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田块,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甲霜灵等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 第19题:

    单年流行病的特点是()。

    • A、潜育期短
    • B、再侵染频繁
    • C、潜育期长
    • D、无再侵染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试述防止马铃薯退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 (1)选用和推广抗病品种:这是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选用和推广抗病品种时,要注意选育良种和抗病保护相结合。
    (2)建立马铃薯的无病毒留种基地:选择冷凉季节实行秋播和晚播留种,马铃薯结薯期要求低温冷凉条件,选择好当地气候冷凉,隔离条件好的地方作繁育基地或建立原种生产基地,使结薯期处于较低温度下,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病毒的危害。
    (3)利用实生薯留种:用马铃薯种子长成的幼苗叫实生苗,实生苗结成的块茎称实生薯。马铃薯的病毒能侵染植株的各个器官,而很少能侵入花粉、卵和种胚。因此,通过有性生殖所形成的种子,有排除亲本病毒的作用,能产生无病毒的种子,从而中断无性繁殖所积累的病毒。
    (4)茎尖培养无毒种薯:植物组织中病毒浓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茎和分枝的生长点基本上不带病毒,因此,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再通过加速繁殖生产上无病毒的薯块原种。
    (5)治蚜防病。

  • 第21题:

    问答题
    防止马铃薯中毒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勿食发芽、 变色的马铃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防止马铃薯再侵染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及时拔出病株
    2、割秧早收减轻种薯带毒
    3、因地制宜避芽生产种薯
    4、防蚜灭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积年流行病的特点是()。
    A

    潜育期短

    B

    再侵染频繁

    C

    潜育期长

    D

    无再侵染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