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天蛾类防治方法。

题目

简述天蛾类防治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天蛾类防治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施工开裂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改善用土的性质,用塑性指数低的土。
    (2)掺粉煤灰。
    (3)控制含水量。
    (4)石灰类施工宜在基层和面层之间铺设碎石过渡层。
    (5)加强养生。
    (6)掺入粒料。
    (7)必要时要有构造措施。

  • 第2题:

    简述防治蝇类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苍蝇是人们厌恶的昆虫,它能机械性携带痢疾、伤寒、霍乱杆菌、脊髓灰质炎、结核病、乙肝等多种病原体传播给人类,苍蝇密度的高低反应这个城市蝇类孳生地治理的好与坏,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环境卫生和文明程度,蝇类是“四害”之一,是重要的卫生害虫,防治蝇类己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 第3题:

    简述刺蛾类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园林技术防治:(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4)生物防治

  • 第4题:

    简述农业防治的方法。


    正确答案: (1)选用无病种子、种苗
    (2)建立合理的耕作制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注意田园卫生。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天蛾类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天蛾类防治方法:
    (1)、根据天蛾有土中化蛹习性,冬、春季在根部附近挖过冬蛹,灭虫源。
    (2)、及时检查,发现树下虫粪寻找幼虫可随时人工捕杀。
    (3)、根据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灯光诱杀成虫。
    (4)、虫口密度大时,可喷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以下哪类害虫的防治可采用“在植物根部附近挖过冬蛹,消灭虫源”的方法?()
    A

    蝶类

    B

    叶蜂类

    C

    袋蛾类

    D

    天蛾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对粉虱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防治策略:
    a.断:针对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性,在秋季种植粉虱不喜欢的芹菜、生菜、韭菜等,从越冬环节切断其生活史。
    b.清:冬春季进行清除残株、杂草和熏蒸成虫,培育无虫苗
    b.寄:创造条件,应用寄生蜂控制其为害压:在果菜生长前期,施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压低虫口基数
    2.农业防治:严格控制烟粉虱侵入保护栽培地 种植健全幼苗,全面控制其发生发展保护栽培地内外,作物收获后,要清除落叶残株,及时除草,以消灭虫源。 注意搞好田间卫生,整枝整下的腋芽、叶子、残枝等一定要带出温室外,集中销毁。
    3.加强检疫:严格检查调拨的幼苗植株,防止其分布区域的继续扩大。
    4.生物防治:
    (1)释放草蛉:每亩释放中华草蛉卵9万、6万和3万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3.5%、72.3%和68.2%。
    (2)释放丽蚜小蜂:当粉虱在番茄上达0.5/株时,每隔两周释放1次,共3次释放丽蚜小蜂15头/株。
    5.化学防治:防治适期,粉虱类体表有一层蜡质,抗药力强,多种药剂对卵几乎无效,因此初见为害时立即防治。 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麦秆蝇幼虫的危害特点及秆蝇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麦秆蝇初孵幼虫从叶鞘与茎间潜入,在心叶处蛀食幼嫩组织,使心叶外露部分干枯变黄成为“枯心苗”;或在穗节基部1/5-1/4处或近基部呈螺旋状向下蛀食,造成烂穗;坏穗或白穗。
    秆蝇类防治方法:
    (1)园艺措施选择抗虫品种,因地制宜地进行深翻土地,合理密植,适当浅播,适期灌水,合理施肥,及时修剪,消灭杂草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创造有利于草坪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秆蝇生长繁殖的条件,从而达到减轻为害的目的。
    (2)及时清除幼虫越冬的杂草寄主,如看麦娘;毛毛草;棒头草等,以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
    (3)药剂防治抓住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袋蛾类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摘除护囊):2、化学防治:3、生物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黏虫的发生与危害特点并说明夜蛾类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粘虫每年发生的世代数和发生期因地区和气候的变化而异。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草丛;墙缝中,夜晚出来取食;交尾;产卵,卵喜产于寄主叶片尖端或枯心苗;病株的枯叶缝间及叶鞘里,卵排列成行或由粘液粘结成堆。成虫对糖醋液有很强的趋性。并且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一次可飞行500km左右。据研究,粘虫越冬代蛾每年2-4月间在北纬33度以南的虫源区相继羽化,3月下旬向北迁移,到4-5代发生区,在小麦等作物上危害,形成第一代幼虫严重危害期,5月下旬6月初一代成虫大量羽化,向北迁飞到2-3代发生区繁殖危害。8月中旬进入幼虫暴食期,9月上中旬成虫出现,大部分向南方虫源地迁飞,繁殖危害并进行越冬。
    粘虫幼虫食性很杂,1;2龄幼虫白天隐藏于草的心叶或叶鞘中,夜晚取食叶肉,形成麻布眼状的小条班,3龄后将叶缘咬成缺刻,此时,有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6龄为暴食期,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食量的90%以上。发生量大时,幼虫常成群结队由一块地向另一块地转移危害。
    夜蛾类防治方法:
    (1);结合园林管理措施,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危害的叶片,可减低虫口密度。
    (2);诱杀法利用夜蛾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高峰期,采用黑光灯诱杀,灯下放置盛水的盆或缸,撒上农药或机油。若能使用频振杀虫灯效果更好;还可利用成虫的趋化性,配成糖醋液,配方为:白糖6份;米醋3份;白酒1份;水2份,加入少量的敌百虫,天黑前放置在草坪或花圃中,第二天清晨收回,并将收回的蛾子深埋。
    (3);药剂防治发现初孵幼虫及时喷药,喷药宜在午后及傍晚进行。常用药剂有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草坪中喷药宜在成虫产卵期间进行连同成虫一起杀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以下哪类害虫的防治可采用“在植物根部附近挖过冬蛹,消灭虫源”的方法?()

    • A、蝶类
    • B、叶蜂类
    • C、袋蛾类
    • D、天蛾类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简述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消灭侵染来源;(2)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3)抗生素治疗

  • 第13题:

    ()可采用“在植物根部附近挖过冬蛹,消灭虫源”的方法。

    • A、蝶类
    • B、叶蜂类
    • C、袋蛾类
    • D、天蛾类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简述牙牙合畸形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预防性矫治:指牙牙合畸形发生以前采取的预防措施。
    阻断性矫治:阻断、消除导致牙颌系统早期的不正常的咬合关系产生的原因,以阻断正在发生的畸形,避免象严重方面发展,使牙合、面、颌导向正常发育,这种方法称为阻断矫治。
    一般性矫治:早期发现的牙颌畸形者给予的临床矫治。分为固定矫治、活动矫治。
    正颌外科治疗:对生长发育完成后严重的骨性牙合、颌、面畸形所采用的外科手术矫正的方法。

  • 第15题:

    问答题
    如何区分霜天蛾与柳天蛾幼虫。

    正确答案: 霜天蛾幼虫一种是绿色,腹部1-8节两侧各有1条白斜纹,尾角绿色;另一种也是绿色,但头两侧有褐绿色纵带,前胸背板茶褐色,有褐色颗粒,尾角褐色,上生短刺;柳天蛾幼虫体绿色或黄绿色,头顶尖,两侧各具一黄色条纹,胸部和腹部1-8节的两侧各具1条由细小颗粒形成黄色斜纹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可采用“在植物根部附近挖过冬蛹,消灭虫源”的方法。
    A

    蝶类

    B

    叶蜂类

    C

    袋蛾类

    D

    天蛾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杨扇舟蛾幼虫的主要危害习性及舟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居性,常数十头或上百头群集在一枚叶片上,并向同一个方向剥食叶肉,使被害叶成网状,2龄以吐丝缀叶成苞,幼虫在其内躲藏,夜间出苞取食。
    舟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挖虫蛹,刮虫茧,消灭越冬虫体。还可人工摘卵块;剪除虫苞。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可喷10000倍20%灭幼脲І号杀低龄幼虫;幼虫稍大些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0%杀菊乳油2000倍液,各种舟蛾都有效。
    (4);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敌,如黑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500-1000倍的每ml含孢子100亿以上Bt乳剂杀幼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草地螟;棉卷叶野螟和竹织叶野螟幼虫的主要危害习性及螟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草地螟幼虫危害草皮,初孵幼虫群集嫩叶上取食叶肉,残留叶表皮,并能结网潜藏。
    3龄后食量大增,可使叶片仅留叶脉。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在土中作直立茧化蛹。
    棉卷叶野螟初孵幼虫多聚集于叶背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取食,将叶片卷成筒状,幼虫潜藏其中危害,并有转叶危害的习性。
    竹织叶野螟初孵幼虫多选择尚未开放的第一片抽心叶,在上面吐丝做成虫苞,幼虫在苞内取食叶肉,随龄期增大,能织结叶片危害并有转苞习性,6龄时每天要转换一次新苞,造成被害竹林虫苞累累,严重制约着竹林生长。
    螟蛾类防治方法:
    (1)发生面积小时可人工摘虫苞,杀死幼虫。
    (2)结合园林管理将寄主附近可以隐藏虫体的枯枝落叶清除烧毁。消灭潜伏和越冬的幼虫。
    (3)在成虫发生期设置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发现幼虫及时用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与25%灭幼脲3号(1:1)混合后稀释1000倍液喷杀幼虫。另外用20%桃小灵乳剂2000倍液防治棉卷叶野螟幼虫效果更佳
    (5)保护和利用绒茧蜂;螳螂;草蛉;小花蝽等自然天敌对螟蛾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苗圃害虫蝼蛄类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园林技术: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以减少蝼蛄产卵;
    (2)灯光诱杀成虫。
    (3)毒饵诱杀;
    (4)鲜马粪或鲜草诱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