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烂床的防止技术:一是严格清选无病、不受冷害涝害和不破皮受伤的种薯;二是进行种薯消毒;三是苗床要用无黑斑病菌、软腐病菌的净土、净粪;四是排种后应用35~38℃的高温催芽3~4天。
另外,还要防止苗床积水或床过高,覆盖塑料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孔或揭开薄膜的两端,更换新鲜空气以防缺氧烂薯。
更多“生产上防止甘薯烂床的技术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甘薯生产上提倡提蔓,反对翻蔓?


    正确答案:雨后提蔓,既能防止茎节发生纤维根,控制茎叶徒长,又能调节土壤含水量与地温。而翻蔓损伤茎叶,打乱叶片正常均匀分布,削弱叶片的光合性能,茎叶损伤后,会再生腋芽和新的枝叶,影响体内养分的正常分配,因此,提倡提蔓,杜绝翻蔓。

  • 第2题:

    甘薯栽插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有水平浅栽法、改良水平栽法、直栽法、斜栽法、钓钩式栽法和船底式栽法等六种。

  • 第3题:

    防止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结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防止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结焦的主要措施有:控制入炉煤粒度在10mm以下;点火过程中严格控制进煤量;升降负荷时,严格做到升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燃烧调节时要做到“少量多次”的调节方法,避免床温大起大落;经常检查给煤机的给煤情况,观察炉内火焰颜色,返料器是否正常;排渣时根据料层差压及时少放、勤放,锅炉运行人员就地注意观察排出的炉渣是否有焦块,排渣结束后认真检查,确认排渣门关闭严密后,方可离开现场。防止低温结焦的措施有:加强回料器的调整,加大回灰量,调整一次流化风量,使床层尽量流化均匀,给煤机的煤量要适当均匀加大,必要时应加强排渣,将已经结成的渣块放出来,当各点床温逐渐趋向一致时即可认为已经处理好。

  • 第4题:

    气流床气化的技术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煤种适应性强
    ②由于反应物在炉内停留时间短暂,随煤气夹带出炉的飞灰中含有未反应完的炭,采取循环回炉的方法可以提高碳转化率。
    ③采用纯氧作为气化剂,气化温度可达1500℃,灰渣以熔融状态排出,熔渣中含碳量低。液体熔渣的排渣结构简单,排渣顺利。但是炉壁衬里受高温熔渣流动侵蚀,易于损坏,影响寿命。
    ④出炉煤气的组分以CO、H2、C02、H2O为主,CH4含量很低,热值并不高。
    ⑤为了达到1500℃左右的气化温度,氧气耗量较大,影响经济性。随着高温下蒸汽分解率的提高,蒸汽耗量有所减少。
    ⑥出炉煤气温度很高,热损失大,可用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提高热效率。为了防止黏性灰渣进入废热锅炉,可先用循环煤气将出炉煤气激冷到900~1100℃,并分离出灰渣,再进入废热锅炉。

  • 第5题:

    在茶叶生产上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调节春茶产量洪峰?


    正确答案:(1)早、中、晚生品种搭配茶树品种不同,新梢的物候学特性显著不同。因而品种间新梢的伸育程度、萌发轮次表现不一,在采摘上也就有所不同;
    (2)改变剪采方式:春茶前轻剪比不剪的迟发芽5~15d,剪得程度深,则萌芽更迟。名优茶的采制能很有效地抑制采摘洪峰的出现,错开洪峰期,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多茶类地区,早春采制高档绿茶,后期采制乌龙茶;
    (3)施肥耕作及激素的应用:施肥的种类及时期,耕作的迟早和使用发芽促进剂等,都能改变萌芽时期,影响采摘日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鲜叶高峰的作用。目前,一些生产单位为使茶芽早发,早春使用催芽素、叶面营养液,或采用塑料搭棚、地面铺草等措施,均使采摘期发生变化。

  • 第6题:

    生产上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复种方式的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技术A、作物组合技术
    ①充分利用冬闲田和夏闲田增种一季作物
    ②利用短生育期作物替代长生育期作物
    ③利用作物的再生习性,发展再生种植B、作物品种搭配技术
    ①生长季节富裕地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②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早熟高产品种
    (2)争取生长季节发展复种技术:改直播为育苗移栽;合理运用套作技术;合理运用免耕播种技术,减少农耗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打叶、喷施乙烯利等促熟技术;运用作物晚播技术(增加播量和密度)

  • 第7题:

    茎尖培养生产无毒甘薯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
    2、茎尖组织培养
    3、病毒检测
    4、生产性能鉴定
    5、高级脱毒试管苗繁殖
    6、脱毒原原种薯(苗)繁殖
    7、脱毒原种薯(苗)的快繁
    8、良种繁育

  • 第8题: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枝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目前生产上常用枝接方法:切接、劈接、腹接。33.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芽接方法有哪些?
    目前生产上常用芽接方法:T字形芽接、方块芽接、嵌芽接。

  • 第9题:

    问答题
    生产上防止甘薯烂床的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烂床的防止技术一是严格清选无病、不受冷害涝害和不破皮受伤的种薯;二是进行种薯消毒;三是苗床要用无黑斑病菌、软腐病菌的净土、净粪;四是排种后应用35~38℃的高温催芽3~4天。另外,还要防止苗床积水或床过高,覆盖塑料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孔或揭开薄膜的两端,更换新鲜空气以防缺氧烂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甘薯大田整地都有哪些技术?

    正确答案: (1)深耕与增施基肥;(2)起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生产上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复种方式的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技术A、作物组合技术
    ①充分利用冬闲田和夏闲田增种一季作物
    ②利用短生育期作物替代长生育期作物
    ③利用作物的再生习性,发展再生种植B、作物品种搭配技术
    ①生长季节富裕地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②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早熟高产品种
    (2)争取生长季节发展复种技术:改直播为育苗移栽;合理运用套作技术;合理运用免耕播种技术,减少农耗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打叶、喷施乙烯利等促熟技术;运用作物晚播技术(增加播量和密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甘薯用于酒精发酵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可以在土质贫瘩的山坡地上种植,不与粮争地。
    (2)亩产量较高,一般可达920kg,按淀粉产量计也远远高于谷物。
    (3)亚热带和热带四季都可种植,有利于原料的全年供应
    (4)淀粉含量较高,含粘性物质少,醛液粘度小,可浓酵发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甘薯大田整地都有哪些技术?


    正确答案: (1)深耕与增施基肥
    (2)起垄。

  • 第14题:

    果树生产和蔬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栽培技术有:控制N肥量,多施有机肥,增施P、K肥,实施节水灌溉或完全旱作,栽植密度应适度,不能过密,枝叶量不能太多,保证光照好,采收及时等;植物保护,也很重要。

  • 第15题:

    生产上常用的育苗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

  • 第16题:

    防止加氢反应器床层压力降过快上升的方法有()。

    • A、撇头处理
    • B、提高原料油的纯净度,防止污染物进入床层
    • C、采用分级装填技术,扩大床层容垢能力
    • D、应用抗垢剂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生产上防止甘薯烂床的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烂床的防止技术一是严格清选无病、不受冷害涝害和不破皮受伤的种薯;二是进行种薯消毒;三是苗床要用无黑斑病菌、软腐病菌的净土、净粪;四是排种后应用35~38℃的高温催芽3~4天。另外,还要防止苗床积水或床过高,覆盖塑料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孔或揭开薄膜的两端,更换新鲜空气以防缺氧烂薯。

  • 第18题:

    如何防止甘薯贮藏期病害?


    正确答案: 1.适时入窖甘薯要适期收获,一般掌握在当地旬平均气温14-15℃左右,降霜之前为宜,尽量避免薯块受冻,以减少病原菌侵染。
    2.旧窖消毒甘薯入窖前,铲去旧窖窖壁的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最好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及方法有:抗菌剂“401”或“402”熏蒸;硫磺在盆内点燃,置于窖内;甲醛喷洒。用药后,封闭两天,打开通气后再使用。
    3.精心选薯,细心窖藏入窖时,精心选择健薯,剔除病薯以及虫伤薯、霜冻薯、机伤薯等,以减少病原菌侵染。在收获、运输、贮藏时,轻拿轻放,防止造成伤口。
    4.入窖前的处理薯块收获后最好在35-37℃下处理4d,以促进伤口愈合,或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浸薯,滴干药液后趁湿入窖。5.加强薯窖管理实行阶段管理:入窖初期的15-20d内,薯块水分大,呼吸作用强,要敞开窖门,散去水分,通风换气,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时,关闭窖门。这一阶段如能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就可防止黑斑病引起烂窖。冬季应注意保温,窖温仍应保持在10-14℃之间,尤以11-13℃为好,最低不能低于9℃,为此应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春季气温回升后,应随气温变化,开门降温通风,闭门保温保湿。

  • 第19题:

    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


    正确答案: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确定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和元素的需要量,对于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合理的施肥有指导的作用。
    无土栽培技术能够对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控制,植物生长的速度快,可用于大量的培育幼苗,之后再栽培在土壤中。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防止甘薯贮藏期病害?

    正确答案: 1.适时入窖甘薯要适期收获,一般掌握在当地旬平均气温14-15℃左右,降霜之前为宜,尽量避免薯块受冻,以减少病原菌侵染。
    2.旧窖消毒甘薯入窖前,铲去旧窖窖壁的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最好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及方法有:抗菌剂“401”或“402”熏蒸;硫磺在盆内点燃,置于窖内;甲醛喷洒。用药后,封闭两天,打开通气后再使用。
    3.精心选薯,细心窖藏入窖时,精心选择健薯,剔除病薯以及虫伤薯、霜冻薯、机伤薯等,以减少病原菌侵染。在收获、运输、贮藏时,轻拿轻放,防止造成伤口。
    4.入窖前的处理薯块收获后最好在35-37℃下处理4d,以促进伤口愈合,或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浸薯,滴干药液后趁湿入窖。5.加强薯窖管理实行阶段管理:入窖初期的15-20d内,薯块水分大,呼吸作用强,要敞开窖门,散去水分,通风换气,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时,关闭窖门。这一阶段如能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就可防止黑斑病引起烂窖。冬季应注意保温,窖温仍应保持在10-14℃之间,尤以11-13℃为好,最低不能低于9℃,为此应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春季气温回升后,应随气温变化,开门降温通风,闭门保温保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茎尖培养生产无毒甘薯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
    2、茎尖组织培养
    3、病毒检测
    4、生产性能鉴定
    5、高级脱毒试管苗繁殖
    6、脱毒原原种薯(苗)繁殖
    7、脱毒原种薯(苗)的快繁
    8、良种繁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甘薯栽插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水平浅栽法、改良水平栽法、直栽法、斜栽法、钓钩式栽法和船底式栽法等六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果树生产和蔬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栽培技术有:控制N肥量,多施有机肥,增施P、K肥,实施节水灌溉或完全旱作,栽植密度应适度,不能过密,枝叶量不能太多,保证光照好,采收及时等;植物保护,也很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为什么甘薯生产上提倡提蔓,反对翻蔓?

    正确答案: 雨后提蔓,既能防止茎节发生纤维根,控制茎叶徒长,又能调节土壤含水量与地温。而翻蔓损伤茎叶,打乱叶片正常均匀分布,削弱叶片的光合性能,茎叶损伤后,会再生腋芽和新的枝叶,影响体内养分的正常分配,因此,提倡提蔓,杜绝翻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