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稻麦两熟为主,现在已发展成为双季稻三熟制区。
第1题:
小麦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和沟灌,前者适于()。
第2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体的复种方式()
第3题: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第4题:
春小麦连作主要分布在()。
第5题:
年降水量大于多少的地区就可以进行稻麦两熟种植()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唐
宋
明
清
第10题:
冬作单季稻两熟
马铃薯水稻两熟
水稻大豆两熟
花生晚稻两熟
烟稻两熟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一般来说,在单季稻区发展优质米生产的条件优于双季稻区。
第14题:
早在()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双季稻”。
第15题:
稻田两熟的主要复种形式有()
第16题:
褐飞虱是我国()稻区的主要害虫。
第17题:
我国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是在()时期。
第18题:
东北平原地区
淮河以南长江两岸
长江流域山地
北方无灌溉的麦区
第19题:
早稻
中稻
晚稻
第20题:
东北区
黄淮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区
第21题:
天山
阴山
秦岭
南岭
第22题:
麦玉两熟
麦豆两熟
麦棉两熟
麦烟两熟
麦薯两熟
第23题:
东北
西北
华中
长江流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