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明代简称昆腔或称传奇,清代时称昆曲,形成于元代末年,是江苏昆山一带流行的一种()。
第1题:
昆曲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剧种,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省的昆山一带,它在清代被称为(),后称()。后来由明戏曲家对()其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第2题:
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第3题:
“昆曲”的“昆”是什么意思()。
第4题:
昆曲原名昆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被合称为()。
第5题: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
第6题:
昆山,古称鹿城,是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发源地。
第7题:
元代四大声腔
明代四大声腔
清代四大声腔
第8题:
第9题:
元末明初
明末清初
清末
第10题:
第11题:
民国初年
明代
宋代
清代末年
第12题:
昆腔
昆山腔
水磨腔
花野
清曲
第13题:
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14题:
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第16题:
昆曲早在()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
第17题:
京剧起源于4个地方的剧种()
第18题:
昆曲是元末昆山一代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
昆曲的伴奏乐器有笛、笙、箫、琵琶、鼓、板、锣等
昆曲的鼎盛时期是明中期
昆曲曲调舒徐婉转,称为“水磨调”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
流行于湖北的汉剧
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
流行于河北的梆子
流行于陕西的秦腔
第22题:
元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第23题:
云南昆明
江苏昆山
青海西藏的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