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变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独特主题,是之前的古代中国不曾有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历史产物。()


    答案:错
    解析: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历史产物。它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历史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 第2题:

    钱逊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 A、《论语浅解》
    • B、《先秦儒学》
    • C、《近现代中国哲学》
    • D、《中国传统道德》
    • E、《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中国古代建筑独特构件是()。

    • A、斗拱
    • B、雀替
    • C、挂落
    • D、彩画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大一统的产物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与美国类似,中国研究历史的人更多集中于研究近现代时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什么?()

    • A、具有悠久的历史
    • B、不曾中断的历史
    • C、多种多样的文明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是指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之前(公元前221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散文。它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奠基石。


    正确答案:先秦散文

  • 第8题:

    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出的独特艺术形象。


    正确答案:想象;创造

  • 第9题:

    填空题
    ()是指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之前(公元前221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散文。它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奠基石。

    正确答案: 先秦散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向()的历史性变革使得整个中国发生深刻变革。
    A

    城市中国,法治中国

    B

    城市中国,乡村中国

    C

    乡村中国,城市中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变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独特主题,是之前的古代中国不曾有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近现代中国变革的实质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正确答案: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当今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制度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历史。

  • 第14题:

    “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 A、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 B、独特的地理环境
    • C、独特的政治体制
    • D、独特的民族性格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的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 A、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B、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 C、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 D、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如果把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作为共同专题来研究,能够确定的最佳主题是()

    • A、近代思想探索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
    • B、政治变革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C、经济结构变动催生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变革
    •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思想界的必然选择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 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近现代中国变革的实质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建是()

    • A、山墙
    • B、椽子
    • C、檩条
    • D、斗拱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向()的历史性变革将使整个中国发生深刻变革。
    A

    城市中国,法治中国

    B

    城市中国,乡村中国

    C

    乡村中国,城市中国

    D

    乡村中国,法治中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因为()。
    A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

    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C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曾出现过失误

    D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科举制度始于____朝,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正确答案:
    解析:
    隋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以选拔人才。后来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科举制的实施,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

    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B

    独特的地理环境

    C

    独特的政治体制

    D

    独特的民族性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