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昌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B、早期并没有得到列强承认C、北方各省份纷纷响应独立D、清政府最初派荫昌率领北洋新军镇压起义

题目

关于武昌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
  • B、早期并没有得到列强承认
  • C、北方各省份纷纷响应独立
  • D、清政府最初派荫昌率领北洋新军镇压起义

相似考题

3.初中历史《武昌起义》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广西省桂林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武昌起义 2.内容: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讲清楚辛亥革命的意义。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

更多“关于武昌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B、早期并没有得到列强承认C、北方各省份纷纷响应独立D、清政府最初派荫昌率领北洋新军镇压起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近代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新军②1904年成立的光复会的会长是蔡元培③同盟会成立后准备最为充分、动员人力和投入财力最多的一次起义是黄花岗起义④由光复会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是广州新军起义⑤1908年11月22日的安庆新军起义的领导人是徐锡麟、秋瑾⑥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萍醴起义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

    答案:D
    解析:
    光复会于1907年7月6日,在秋瑾与徐锡麟的领导下发动了浙皖武装起义,后失败。1908年11月22日的安庆新军起义的领导人是熊成基。

  • 第2题: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
    ①控制北洋新军②立宪派的支持 ③帝国主义的扶植④革命党人的妥协(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不是篡夺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不需要革命党人的妥协。立宪派梦寐以求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任何实权,即使他们支持袁世凯,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不能成为袁世凯重新掌握实权的原因。而袁世凯控制北洋新军,既具有镇压辛亥革命的实力,又具有统治中国的能力,因而帝国主义选其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正确答案是C。

  • 第3题: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迫于无奈,制定了《()》,限制君权。


    正确答案:十九信条

  • 第4题:

    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
    •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

    • A、从孙中山处筹得起义经费
    • B、革命党人内部出现矛盾
    • C、总督对刺杀事件既往不咎
    • D、新军士兵得到合理安抚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是()

    • A、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 B、加强海防、边防
    • C、在中国建立新政府
    • D、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武昌起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B

    武昌起义是同盟会直接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

    C

    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被推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D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E

    武昌起义的胜利,使清王朝迅速走向灭亡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使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B项,武昌起义是由文学社和共进会领导的。C项,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武昌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

    B

    早期并没有得到列强承认

    C

    北方各省份纷纷响应独立

    D

    清政府最初派荫昌率领北洋新军镇压起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A

    市民

    B

    学生

    C

    新军

    D

    工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得以掌握清政府大权,继而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其中没有起作用的因素是()
    A

    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

    B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推波助澜

    C

    西方列强的积极扶植

    D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清政府的重新起用是袁世凯得以掌握清政府大权的原因之一,而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推波助澜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是袁世凯得以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重要因素。

  • 第11题:

    单选题
    1911年12月,清朝驻滦州新军二十镇第七十九标官兵,宣布反清起义。这次起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场起义是()。
    A

    武昌起义

    B

    滦州起义

    C

    百色起义

    D

    南昌起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的焦点是()
    A

    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B

    袁世凯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C

    清帝退位

    D

    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就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对革命形势的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是(  )

    A.帝国主义扶植新代理人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革命潜伏着失败危机
    D.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答案:C
    解析:
    革命派的软弱性,使立宪派和旧官僚混入革命五中,立宪派和旧官僚勾结起来,夺取政权,鼓励革命使革命潜伏着失败危机。因此,正确答案是C。

  • 第14题: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市民
    • B、学生
    • C、新军
    • D、工人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1911年12月,清朝驻滦州新军二十镇第七十九标官兵,宣布反清起义。这次起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场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 B、滦州起义
    • C、百色起义
    • D、南昌起义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史学家郭廷以指出:“武昌革命是由新军先发,谘议局附从,继起各省,大致相同。新军所恃的是实力,谘议局凭藉的是政治社会声望。谘议局议员一向多属立宪派……”这反映出()

    • A、同盟会领导了各省的起义
    • B、立宪派的参与有利于革命发展
    • C、新军对辛亥革命起到指导作用
    • D、武昌起义得到所有省份的支持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1899年,因列强不满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不力,清政府另派去进行镇压的官员是()。

    • A、曾国藩
    • B、李鸿章
    • C、毓贤
    • D、袁世凯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1899年,因列强不满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不力,清政府另派去进行镇压的官员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毓贤

    D

    袁世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的主体力量是()
    A

    各地的农民军

    B

    参加革命团体的湖北新军

    C

    由同盟会员组成的革命骨干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

    同盟会会员

    B

    留学生

    C

    新军

    D

    人民大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武昌起义的预演是()。
    A

    萍浏澧起义

    B

    安庆起义

    C

    广州新军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  )运动后,全国有14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A

    武昌起义

    B

    戊戌变法

    C

    白莲教起义

    D

    太平天国革命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11年10月10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14个省市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 第23题:

    填空题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迫于无奈,制定了《()》,限制君权。

    正确答案: 十九信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