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写作《春秋》是为了()。
第1题:
孔子写作《春秋》是为了()。
A.宣传礼乐
B.描绘历史
C.仁义教化
D.惩恶扬善
第2题:
第3题:
孔子的历史功绩在于()
第4题:
司马迁认为孔子写《春秋》目的是()
第5题:
孔子认为应当用仁义礼乐治天下,反对用武力和战争来统治天下,所以,孔子重礼而轻武。
第6题:
从本质上来说,惩恶就是扬善。
第7题:
哪个没有表明先秦君子的人格特征的历史局限性?()
第8题:
法律的社会功能在于惩恶,道德的社会功能在于扬善。
第9题: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第10题:
是孔子编定的鲁史
“春秋”指代历史
“春秋”专指历史时期
“春秋”表示节令时序,引申为历史
第11题:
仁义教化
记录历史
惩恶扬善
美刺讽谏
第12题:
庄子
老子
孔子
墨子
第13题:
第14题:
东周时期,提出有条件地倡导旅游,主要是要符合儒家修身养性,治家治国的礼乐教化的人是()。
第15题:
在周代,道德化的天是“惩恶扬善的主宰”。
第16题:
在司马迁看来,孔子之所以写作《春秋》是为了什么?()
第17题:
关于《春秋》指出错项:()
第18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化的途径?()
第19题:
《史记》记载:“古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
第20题:
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应该走()的诚信文化之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宣传礼乐
描绘历史
仁义教化
惩恶扬善
第23题:
宣传礼乐
惩恶扬善
仁义教化
描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