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施琅前三次攻台失败的原因?
第1题:
试述施琅前三次攻台失败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这三次失利是由于天时、风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但从其内部原因来看,却是清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攻台行动的必然结果。当时康熙皇帝年纪尚幼,由鳌拜等重臣佐理朝政。雄心勃勃的鳌拜使用阴谋手段排除异己,培植党羽,逐渐形成了独揽朝政的局面,使清廷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断激化,削弱了清政府的政治力量。同时,当时盘踞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三藩”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而撤回台湾的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力量,防守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第2题:
康熙任用指挥统一台湾之战的将领是谁?()
第3题: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请攻台湾奏本》一文的表意特色是繁约得体、虑事缜密和()。
第4题:
试述国际促销的作用,并分析促销失败的原因。
第5题:
试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中共主要领导所犯的三次左倾错误,兼论中共屡犯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6题:
()施琅向韦小宝献计攻打台湾要三路齐攻分别何处?
第7题:
从信令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看,以下呼叫建立失败原因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时间起动失败
第三次起动达到发火转速
在重起动过程中
第三次起动失败
第12题:
第13题:
施琅是如何在统一台湾中实施因剿寓抚战略的?
施琅以消灭台湾方面军事实力、占领澎湖的战果,成功地实现了康熙“因剿寓抚”中的“剿”,军事上的胜利,具备了实施“抚”的基础和前提,下一步是对台湾郑氏集团进行招抚。
施琅不仅是一个军事人物,也是一个政治人物,很有政治头脑,他的招抚政策合情合理。针对军事上的胜利和俘获郑方人员甚多一事,他立即颁发《优抚战俘五条》,同时公布《安抚输诚文武官员兵民示》,这两个通告,对台湾方面很有影响力。
郑氏集团上层也很复杂。东宁府内有三股主要政治势力,两岸能否议和取决于他们的态度。施琅特意宴请被俘的郑军将领,请他们出面做东宁城内三大政治势力的工作,为完成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为加强对郑氏集团的政治攻势,施琅并托被俘的刘国轩的好友陈公飞带上亲笔所书的《约法三章》赴台湾劝说郑氏集团归顺清朝,为议和创造了合适的气氛。为此,郑氏集团决定降清。只要东宁王朝归顺中央,作些非原则的让步是可以的,提督施琅一口应承了郑氏集团的许多条件,施琅终于妥善地完成了康熙皇帝交给他的因剿寓抚战略的实施任务,统一了台湾。
第14题:
试述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导致促销失败的原因。
第15题:
试述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16题:
试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17题:
试述可能造成远程登录失败的几种原因?
第18题:
试述复苏失败的原因。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