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西欧中世纪史学的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世纪史学的贡献?


    参考答案:

    1、历史认识上的整体历史观念和世界历史观念,是自基督教史学诞生以后才有的。
    2、基督纪年方法被后人相袭沿用。


  • 第2题:

    简述中世纪中期西欧法律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公元13世纪后,地方习惯逐渐被编纂为成文法典。起初由私人进行,后来出现官方汇编,著名的有法国的《诺曼底大习惯法典》、《波瓦西习惯集》,德国的《萨克森法典》、《施瓦本法典》等。
    2、公元12世纪初始,首先在意大利,然后在法德展开了对罗马法的研究和应用,以补充法律的不足,这现象叫罗马法的复兴。
    3、天主教教会以《格拉奇教令集》编纂为主要标志,发展为独立的法律体系,教会法和世俗法在调整范围上互有竞争,互不从属,但本质是一致的,这种法律二元化是西欧封建制法律的特点之一。
    4、公元11世纪前后,随着西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复兴和自治城市的出现,西欧商法发展起来,商法渊源于各地的商业习惯,为解决其冲突,各城市逐渐形成了西欧统一的商法。


  • 第3题:

    简述西欧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


    参考答案:思想上一统——神学理论体系;经济上强大——教产、什一税;政治上超然——教阶体系。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

  • 第4题:

    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答案:对
    解析:

  • 第5题:

    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 第6题: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新航路开辟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填空题
    所谓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主要是指(),特别是13世纪前后经()的经济思想,特征是()。

    正确答案: 西欧封建社会盛期、院学派、崇拜权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拜占庭史学的发展状况,并与西欧史学发展状况作比较。

    正确答案: (1)拜占庭史学的发展状况:
    ①早期史学(从君士坦丁到反对偶像崇拜时期) 攸内皮厄斯(约345—420)—《编年史》;左息马斯(约490—510)—《新历史》,从奥古斯都—410年西哥特人攻陷表现对基督教的厌恶;普罗科匹厄斯(约500—565)—《查世丁尼征战记》(《战记》)和《秘史》、《战记》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秘史》表现对皇后的不满,揭露两人的私生活,还有《哥特战争史》、《论查世丁尼时代的建筑》;提奥芬尼(758—817),《编年史》.他维护基督教信仰,评击破坏圣像运动; 尼斯福鲁斯(758—828)《皇帝摩里斯统治时代及其后简史》;
    ②从全盛时代到帝国的衰亡:利奥《历史》,记载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战争;普塞罗斯(1018—1078)《970—1077年编年史》(《编年史》),围绕世俗生活展开的; 安娜·康尼娜(1083—1148)《亚里西亚德》(《亚历克赛皇帝政事记》)体现了大国主义思想。
    (2)与西欧史学发展状况作比较:把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多为当代史,真实可信;更为关注世俗的政治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参考答案:1.5世纪末到8世纪末,西方教会实现了统一,罗马主教----教皇,8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支持建立教皇国。查理曼时期,国王完全控制教会。
    2.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发生“教皇革命”,部分成功,从此起,教会与世俗国家各自形成独立的权力实体。国王不再是教会的最高首领,神圣王权的时代结束。
    3.基督教信仰的人的二重性:灵魂与肉体,因此产生教权与王权的分离。教皇所追求的,是实现神权统治,国王只是世俗的官员或附庸.。而世俗君主所追求的是教会成为政府的某个部门,14世纪后,王权又利用了城市的力量和新萌发的民族主义情绪。

  • 第12题:

    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的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城市兴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使手工业、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城市的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封建的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
    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原来的阶级构成,使阶级斗争形势发生新变化,新兴的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前身;而平民则是“或多或少发展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
    4、城市基于自身利益,要求自由贸易,反对封建割据,支持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城市再现后,英、法等国出现了议会君主制,进而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国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5、促进了反天主教世俗文化的发展。


  • 第13题:

    西欧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 )

    A.较为贫乏
    B.宗教神学色彩浓厚
    C.百家争鸣
    D.世俗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西欧中世纪教育思想特 征的掌握情况。在西方教育史上,中世纪是一个 非常特殊的时期。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无 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 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 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另一方面则表现在, 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这 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而这种特征 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 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现 实所决定的。

  • 第14题:

    简述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制度化:知识传承的制度化、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2) 国际性:招收欧洲各地学生、自由流动、教学资格互相承认、共同的语言(拉丁语)。 (3) 独立性:自治的行会组织、拥有特权, 独立于政府和教会之外,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自治和学术自由。 (4) 流动性:大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流动,不受地域的限制。 (5) 宗教性:大学中还渗透着浓重的宗教色彩。

  • 第15题:

    请简要说明中世纪西欧园林风格与特征。


    正确答案: 1.中世纪欧洲园林最初都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战乱平息和生活稳定,园林装饰性,娱乐性日益趋浓厚。
    2.城堡园林中也有局部设置迷园,用大理石或草皮铺路,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
    3.用低矮绿篱组成花坛图案,图案呈几何形成或鸟兽形状及徽章纹样,在其空隙填充各种颜色的碎石,土,碎砖或者色彩鲜艳的花卉。
    4.花架式亭廊也较常见,亭中设坐凳,廊架上爬满各种攀缘植物。
    5.中世纪除了寺观庭园和城堡庭园两大类型外,后期又添加了贵族猎苑。

  • 第16题:

    中世纪西欧学前教育,特点:神学性、()。


    正确答案:等级性

  • 第17题:

    填空题
    中世纪西欧骑士精神特征()

    正确答案: 忠君、护教、行侠、尚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西欧中世纪史学的特征?

    正确答案: 西欧中世纪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被以基督教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代替。
    1、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主要由教士和僧侣组成。
    2、神话、奇迹和传说充斥于历史著作之中。
    3、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中世纪西欧园林风格与特征。

    正确答案: 1.中世纪欧洲园林最初都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战乱平息和生活稳定,园林装饰性,娱乐性日益趋浓厚。
    2.城堡园林中也有局部设置迷园,用大理石或草皮铺路,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
    3.用低矮绿篱组成花坛图案,图案呈几何形成或鸟兽形状及徽章纹样,在其空隙填充各种颜色的碎石,土,碎砖或者色彩鲜艳的花卉。
    4.花架式亭廊也较常见,亭中设坐凳,廊架上爬满各种攀缘植物。
    5.中世纪除了寺观庭园和城堡庭园两大类型外,后期又添加了贵族猎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