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史学的特征?
第1题:
中世纪史学的贡献?
1、历史认识上的整体历史观念和世界历史观念,是自基督教史学诞生以后才有的。
2、基督纪年方法被后人相袭沿用。
第2题:
简述中世纪中期西欧法律的变化。
1、公元13世纪后,地方习惯逐渐被编纂为成文法典。起初由私人进行,后来出现官方汇编,著名的有法国的《诺曼底大习惯法典》、《波瓦西习惯集》,德国的《萨克森法典》、《施瓦本法典》等。
2、公元12世纪初始,首先在意大利,然后在法德展开了对罗马法的研究和应用,以补充法律的不足,这现象叫罗马法的复兴。
3、天主教教会以《格拉奇教令集》编纂为主要标志,发展为独立的法律体系,教会法和世俗法在调整范围上互有竞争,互不从属,但本质是一致的,这种法律二元化是西欧封建制法律的特点之一。
4、公元11世纪前后,随着西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复兴和自治城市的出现,西欧商法发展起来,商法渊源于各地的商业习惯,为解决其冲突,各城市逐渐形成了西欧统一的商法。
第3题:
简述西欧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
第4题:
第5题:
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略
第6题: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第7题:
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第12题:
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的意义有哪些?
1、城市兴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使手工业、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城市的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封建的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
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原来的阶级构成,使阶级斗争形势发生新变化,新兴的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前身;而平民则是“或多或少发展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
4、城市基于自身利益,要求自由贸易,反对封建割据,支持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城市再现后,英、法等国出现了议会君主制,进而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国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5、促进了反天主教世俗文化的发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请简要说明中世纪西欧园林风格与特征。
第16题:
中世纪西欧学前教育,特点:神学性、()。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