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墨家经济思想劳动生产与分工。
第1题:
简述孟子经济思想分工与劳动。
第2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的价值与价格。
其商品价值论散见于《经说上、下》、《经上、下》。其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已有所区别,《经说下》说,“为屦以买,不为屦也。”制成屦以购买别的商品,对制屦者本人来说,它已不再作为屦来使用了。同时代的亚里斯多德也有相似的看法,每种货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物本身所固有的,另一种则不然,既用来穿,又用来交换。同时,墨子认识到商品具有它的内在价值,价格的高低以此内在价值为依据。商品的成交价格无所谓贵贱,只要经过买卖双方的详细评定以后,这种价格反映商品的内在价值,即所谓反其价。他已认识到能正确反映价值的价格是最适当的价格。对等价交换也有所认识。但同时,墨家也认为商品价格是由主观决定的,“宜不宜”,在于“欲不欲”。
第3题:
第4题:
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③分工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④分工的发展受市场大小的限制
第5题:
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第6题:
“兼爱、交利论”属于哪个学派的经济思想()。
第7题:
中元节与哪种思想或学说有关()
第8题:
分工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产生于人的交换本性
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的限制
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交利论。
首次提出利为哲学纲领,利为社会伦理之基础。分辨义与不义的标准以行为之利人与否以为断,利于人就是义,不利于人就是不义。儒家以伦理规定利,墨家以利规定伦理。利字贯穿墨子的学说和行为。墨子的利是广义的,主要指物质利益,但也不仅指物质。利的范围十分广泛,只要使人喜欢的的事物就是利。但利民的具体内容最终归结为物质财富.如将利的范围扩大到国家,其利与不利的标准是,利是利多害少,不利是害多利少。墨家的主要方面是交相利。从兼爱推出交相利。墨子重视功利,但他不是一个个人利已主义者。把个人利益与整个集体利益揉和在一起。提倡交利,通过自利达到互利。
第14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劳动生产与分工。
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在分工方面,他已意识到有社会分工及一个生产单位劳动过程的分工。意识到有一种地区分工和按性别进行的自然分工。认为脑力劳动也有分工,和体力劳动者从事生产的劳动一样,是一种职业上的分工。但墨家对于为什么要分工以及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上的分工的本质差别何在不清楚。
第15题:
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③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④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
第16题:
简述中国文化中冷遇的墨家思想与《管子》中的轻重治国论。
第17题:
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主要有()。
第18题: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第19题:
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