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第1题:
第2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点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③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④开始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3题:
“一五”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第4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结合上述论断和相关史实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是()
第5题: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第6题: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7题:
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第8题: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
第9题:
高级
中级
初级
第10题:
1955
1956
1957
1958
第11题:
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立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第12题:
没收官僚资本
“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属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是()
第15题: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第16题:
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第18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第19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关键的措施是()。
第20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21题: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
第22题: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农业、工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后
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后
第23题:
国民经济的恢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