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简牍的形制。
第1题:
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
汉代烽遂和塞墙遗址,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的金塔县和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年代为公元前119年~公元91年。居延汉代遗址指的是包括汉代张掖郡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迹在内的遗址群。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250公里。考古工作者在遗址群内先后发掘清理了3座烽燧遗址,出土汉代简牍近4万枚以及弓箭、铜镞、铁甲片、铁农具、工具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汉代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汉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许多领域,它不仅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屯戍活动,而且还保存了一批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官方文书,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及边塞地区的军事机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第2题:
竹木简牍使用的时代是什么?
上古至东晋末年(404年)有数千年之久
第3题:
第4题:
简牍可以分为简牍文书和简牍典籍两大类。
第5题:
岱庙正阳门的建筑形制是()
第6题:
竹木
第7题:
简述竹木与简牍文献。
第8题:
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第9题:
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牍”
受自然条件所限,简牍的实际使用范围不大
简牍的书写形式、版式设计等形制对后世的书籍影响很大
“卷”“尺牍”等书业术语来源于简牍
多根简编联在一起称为“策”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竹片称作“简”,木片称为“牍”
受自然条件所限,简牍的实际使用范围不大
简牍的书写形式、版式设计等形制对后世的书籍影响很大
“卷”“尺牍”等专业术语来源于简牍
多根简编联在一起称作“策”
第12题: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牍
缣帛
第13题:
简牍制度是什么?
将整治过的竹片或木板按照一定的形式编连起来,专门用来书写并供人阅读,这种书籍制度就叫“简策制度”,也称“简牍制度”。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
第14题:
竹木简牍的内容是什么?
祭祷记录、遣策(殉葬记录)和书籍三大类
第15题:
简牍文书
是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刻写在竹片上称竹简,也称,简策,汗简,简册,杀青;刻写在木片上的称木牍,版牍。
略
第16题:
塑料大棚的种类()
第17题:
走马楼简牍
第18题:
简牍
第19题:
关于"简牍"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20题:
竹木简牍
第21题:
第22题:
钢木、钢竹
钢木、竹木
竹木、钢竹
第23题: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牍
缣帛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