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可以拨开修辞的迷雾。“歧视”、“倾销”似乎不光彩,“让利”、“优惠”似乎符合消费者利益。然而,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种行为:()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消费者的目标是追求()。
第5题:
消费者在决定自己消费选择行为时,通常很看重()。
第6题:
顾客歧视会引起()
第7题:
在研究效用最大化问题时,有两种消费者行为理论,它们是()
第8题:
卡特尔组织,他们的行为像单个垄断厂商一样,追求它们利润总和的最大化。
第9题: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一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假设是()。
第10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
第11题: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市场是完全有效的
消费者是追求收入最大化和理性的
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理性的
第12题:
社会人
经济人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可综合反映为()
第17题:
理性投资者经济行为的规律特征可综合反映为()
第18题: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目标是()
第19题: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满足()条件的一组价格体系。
第20题: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 )假设。
第21题: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假设是()。
第22题:
效用最大化
储蓄最大化
劳动供给最大化
边际效用达到零
第23题:
追求收益最大化
厌恶风险
追求效用最大化
追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