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题活动形式,探索物质世界,关注(),感受自我成长。
第1题:
第2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
A对
B错
第3题:
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与社会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第4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领域,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要。
第5题: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鼓励并尊重小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第6题:
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什么?
第7题:
()是关于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问题,教学活动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其中的人与物的因素、时间与空间的因素的不同的组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学习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第8题: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要注意调节()三种关系。
第9题:
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注意将活动涉及的主题与()相匹配。
第10题:
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
学生是有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权利,有权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形成社会及自我发展所要求的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规范,不需要教师进行管理。
第11题: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关注自我阶段
第12题: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储备,推进学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学生多元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B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储备,推进学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学生多元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C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第15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
第16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为核心。
第17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地方自然资源环境特色,开发富有()的主题。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三条主线的是()
第19题:
关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提高和实践探索过程,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过程。
第21题:
课堂组织
课堂管理
课堂安排
课堂氛围
第22题: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23题:
学生与自然
他人和社会
学生与他人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