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中,操练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育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的技术支持。
第1题:
关于课程实施,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2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为() (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自学与探究的能力 (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3题:
刘老师让学生准备上述三部分背景材料,是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
第4题:
“图形的密铺”一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研究过程中主动()。注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第5题:
信息化教育下新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具有下列变化()
第6题: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题:
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
第8题:
黄老师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学校的各种情况,主动与同事分享经验和资源,而且乐于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结果,学生、家长和同事们都很喜欢她。这说明黄老师已经具备了()。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学习
实践
表达
探究
第12题:
第13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包括()。
第14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第15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包括()。
第16题:
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第17题: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有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能力、应用技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第18题:
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精神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第19题: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20题:
(1)(2)(3)(5)(6)
(1)(2)(4)(5)(6)
(1)(3)(4)(5)(6)
(1)(2)(3)(4)(6)
第21题:
创新思维
获取新知识
创新活动
学习评价
第22题:
第23题: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