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质是()
第1题:
A、小学生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B、在复述故事时,年幼儿童比年长的儿童更善于添枝加叶
C、教给儿童一些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其认知发展
D、幼儿园儿童还不会使用精加工策略
参考答案:AB
解析:研究发现,小学生能运用复述、想象、组织等策略,幼儿园儿童则不会。而且,教给这些策略,就教给了小学生知识,能促进认知发展。复述故事时添枝加叶的活动与记忆的建构性和精加工策略有关,年长儿童的记忆比年幼儿童的记忆更富有建构性。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A.与儿童思维发展的关系
B.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C.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系
D.与语言系统的独立
第4题:
第5题: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比较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是()
A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生理障碍儿童
B生理障碍儿童、心理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
C生理障碍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超常儿童
D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超常儿童
第6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及设计的研究对象是()。
第7题:
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第8题:
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9题:
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有:建立“()”中心。“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贫困地区、社区、家庭、教育机构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第10题:
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培养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教材
第11题:
儿童语言发生的现象
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儿童语言发生的生理机制
学前儿童语言训练
儿童语言教育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A、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B、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儿童的语言
C、通过区域活动发展儿童的交往语言
D、通过听说游戏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E、通过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第14题:
A.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发展
B.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
C.童年期儿童活动的发展
D.童年期儿童的劳动活动、童年期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15题:
第16题:
受皮亚杰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开始强调儿童探索与发现,教育应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发展,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
A对
B错
第17题: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在于通过(),能够使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受挫折,能顺利地完成过渡从而使新的环境促进儿童的发展。
第18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第19题:
受皮亚杰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开始强调儿童探索与发现,教育应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发展,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
第20题:
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儿童记忆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
儿童的主体适应性
儿童的知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