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第1题: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
A对
B错
第2题:
人本主义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
第3题:
三因素学说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
第4题:
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丙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第5题:
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和自身能力,体现了教育对()的促进作用。
第6题:
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思想家是()。
第7题:
狭义上的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谓的(),这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纳税主体。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所谓主体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它只包括人的自然需要,而包括人的社会需要。
第14题: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源于()
第15题:
我们为什么不能随便割草挖地?有些人认为就算触犯了,也不过是一个轻罪,应该没有太大的过失。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第16题: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第17题:
休谟认为所谓的客观必然性只是人的()。
第18题:
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感觉教育
自然的教育
事物的教育
人的教育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