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身后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第1题:
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C不同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第2题: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第3题:
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第4题:
“只要过得好,民族不民族的无所谓”这一观点()①表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主动选择和接受的过程②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③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点相对立④没有认识到没有群体就没有个体,容易导致虚无主义
第5题:
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第6题:
2010年2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
第7题: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的价值体系,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反映。
第8题:
如何认识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第9题:
用斗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用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用对立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第10题:
民族文化
民族服装
民族观念
民族信仰
第11题:
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不同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民族文化”口号的欺骗性和反动性主要表现在()
A用“同样的民族文化”掩盖其“地主、神父、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质
B用民族文化来割裂民族与世界的联系
C否认文化的整体性
D否认民族文化的统一性
第14题: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第15题:
哲学是关于探求价值体系、认识现象世界并反思认知能力的一种特殊学科。
第16题:
以下哪个不是有关科学的内涵规定()
第17题: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第18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全盘吸收各种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各民族文化有益成果,繁荣本民族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阳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19题:
()是一个国家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和符号。
第20题:
写作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来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
第21题:
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
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
认识客观世界的事业
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用“同样的民族文化”掩盖其“地主、神父、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质
用民族文化来割裂民族与世界的联系
否认文化的整体性
否认民族文化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