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下列说法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一个巴掌拍呀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③“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题:
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
第4题:
我国的许多名言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5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要求我们必须()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 ②树立全局观念、协作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③办好自己的事,确保本国利益不受损害 ④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第6题:
咏叹调《啊,满园鲜花》选自()
第7题:
满园中播散这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熨帖”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8题:
1958年,为了阐释“百花齐放”的方针,创作了组诗《百花齐放》的诗人是()
第9题: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10题:
张仲景
华佗
董奉
扁鹊
第11题:
第12题: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团结——批评——团结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13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第14题:
全党普遍整风是从1942年春开始的。在全党普遍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方针。
第15题: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第16题:
20l4年3月22日至4月l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受到全球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凸显人文元素。他强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他广泛引用中国经典,阐述中国爱好和平的主张。他入乡随俗,频频借用西方人熟悉的神话文明故事和实例,借用西方人熟知的文化形象,阐释中国人眼中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竟相绽放。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认识。
第17题: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的观点。下列说法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第18题:
《小狗包弟》中,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第19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郭沫若
冯至
臧克家
何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