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A、 归类B、 判断C、 类别名称D、 行为定义

题目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A、 归类
  • B、 判断
  • C、 类别名称
  • D、 行为定义

相似考题
更多““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A、 归类B、 判断C、 类别名称D、 行为定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多选
    A:明确目标行为
    B:明确厌恶刺激
    C:构建恐惧等级
    D:实施厌恶刺激

    答案:A,B,D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咨询师关于效果评估出现的错误包括()。多选
    A:夸大了咨询的作用
    B:评估时间错误
    C:主观肯定咨询效果
    D:没有进行协商

    答案:B,C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为实现咨询目标采用的方法,应该来源于()。单选
    A:双方的协商
    B:求助者的意愿
    C:上级的指定
    D:咨询师的习惯

    答案:A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实施厌恶刺激时,对厌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单选
    A: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B:强烈的
    C: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D:温和的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5题:

    以下哪个表述和咬指甲有关:()。

    • A、常在情绪紧张时出现
    • B、效仿成人行为而形成习惯
    • C、指甲过长
    • D、啃手指转而咬指甲
    • E、常在饥饿时以求安慰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有时父母或周围人员有咬指甲行为,幼儿也会()而形成习惯。

    • A、拒绝
    • B、效仿
    • C、否定
    • D、观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针对咬指甲的预防和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A、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 B、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 C、在指甲上涂苦药如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指甲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 D、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单选题
    有时父母或周围人员有咬指甲行为,幼儿也会()而形成习惯。
    A

    拒绝

    B

    效仿

    C

    否定

    D

    观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儿童品行障碍的为()。
    A

    咬指甲癖

    B

    攻击性行为

    C

    说谎

    D

    吮吸手指

    E

    拒绝上幼儿园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哪个表述和咬指甲有关:()。
    A

    常在情绪紧张时出现

    B

    效仿成人行为而形成习惯

    C

    指甲过长

    D

    啃手指转而咬指甲

    E

    常在饥饿时以求安慰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运动行为问题的是()
    A

    儿童擦腿综合征

    B

    咬指甲、磨牙

    C

    攻击、说谎

    D

    吸吮手指或吸衣物

    E

    挖鼻孔或啼过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攻击、说谎是社会行为问题,不是运动行为问题,所以选项为C。

  • 第12题:

    多选题
    针对咬指甲的预防和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A

    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B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C

    在指甲上涂苦药如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指甲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D

    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点包括()。多选
    A:全部疗程结束后
    B:一次咨询结束后
    C:咨询中任意时间
    D:几次咨询结束后

    答案:A,B,C,D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1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在讨论使用何种咨询方法时,咨询师出现的错误是()。多选
    A:选择方法错误
    B:无双方协商
    C:操作过程错误
    D:针对性不强

    答案:B,C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15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单选
    A:产生严重恐惧
    B:改变行为习惯
    C:建立条件反射
    D:产生不良体验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1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手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手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手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手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手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手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针对求助者的行为,选用咨询方法的依据包括()。多选
    A:心理问题的性质
    B:咨询师熟悉的理论
    C:不同的咨询阶段
    D:求助者的各种特点

    答案:A,D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师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体现了咨询师共情的态度。“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体现了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制定的要求很明确。咨询方案的制定是由双方协商完成的,符合咨询规范。没有看出咨询师想讨好求助者的想法,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制定【试题解析】制定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同时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方案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在探讨咨询方案时,最终双方达成“一次都不咬”的目标,即讨论了咨询目标是否具体、可行、如何评估。故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方案制定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咨询方案的内容之一,咨询方案的制定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协商。故答案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师对咨询方法选择的理解【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咨询师说“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手指甲的行为”,没有和求助者商定所选用的咨询方法。其次厌恶疗法没有构建恐惧等级的步骤,催吐剂的剂量也不能温和。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只选择一种求助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刺激包括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调节与控制,常被用作厌恶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听觉、视觉等)。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确定靶目标,如果求助者的不良行为不止一种,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解决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目标;任何能够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选择的厌恶刺激也必须和明确的靶目标相对应,也应有针对性,所以根据求助者的不同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厌恶刺激。但为了形成明确的条件反射,避免泛化,不能多种叠加。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刺激相关知识【试题解析】厌恶刺激中选用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良行为能给求助者带来某种快感和满足,因此厌恶刺激要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的依据【试题解析】咨询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情况:求助者的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选择的咨询方法应该适合求助者的接受特点。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认知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因素,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如错误观念、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可以选择具体疗法有效缓解或消减症状。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试题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不一定结束时才进行,咨询中就应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效果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的评价,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在咨询中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反映出咨询师主观肯定咨询效果、对评估的时间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C。

  • 第17题:

    下列属于幼儿异常行为的是()。

    • A、贪玩
    • B、咬指甲、衣物
    • C、爱表现自己
    • D、爱美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咬指甲可引起被咬指甲可有()、甲刺及甲下脓肿、皮肤感染。

    • A、甲沟炎
    • B、指甲缺损
    • C、牙齿畸形
    • D、下颌畸形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下列属于社会行为问题的是()

    • A、儿童擦腿综合征
    • B、咬指甲、磨牙
    • C、攻击、说谎
    • D、吸吮手指或吸衣物
    • E、挖鼻孔或啼过多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包括()
    A

    逆反行为

    B

    过度依赖

    C

    咬手指甲

    D

    遗尿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行为问题的是()。
    A

    儿童擦腿综合征

    B

    咬指甲、磨牙

    C

    攻击、说谎

    D

    挖鼻孔或啼过多

    E

    吸吮手指或吸衣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行为问题?(  )
    A

    儿童擦腿综合征

    B

    咬指甲、磨牙

    C

    攻击、说谎

    D

    吸吮手指或吸衣物

    E

    挖鼻孔或啼过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攻击、说谎是社会行为问题,不是运动行为问题,所以选项为C。

  • 第23题:

    单选题
    咬指甲可引起被咬指甲可有()、甲刺及甲下脓肿、皮肤感染。
    A

    甲沟炎

    B

    指甲缺损

    C

    牙齿畸形

    D

    下颌畸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