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主管部门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影响,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
B.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
C.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
第3题:
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 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第4题: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报告;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5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
第6题:
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7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8题:
放射性物品运输中发生核与辐射事故的,承运人、托运人应当按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要求,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并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第9题:
铁路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
第10题:
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接到漂流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等部门组织事故调查、伤员的救治和其他善后工作。
第11题:
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
第12题: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公安部门
卫生主管部门
安监部门
第13题:
A、枪支等武器
B、危险化学品
C、民用爆炸物品
D、传染病病原体
第14题:
某大型化工企业发生了大规模氯气泄漏事故,依据最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在接到企业报告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 )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环境保护
C.工商行政管理
D.公安
E.卫生
第15题: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按照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第16题:
发生辐射事故时应向哪些部门报告()
第17题:
对()、(),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
第18题: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或者避免污染事故,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报告,并通报水行政、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
第19题:
接到报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影响,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通报同级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有关主管部门。
第20题: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21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单位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在迅速组织抢救的同时,应当按照哪些规定立即逐级上报事故情况?
第22题: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且向当地()部门报告。
第23题:
县级以上
设区的市级以上
省级以上
本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