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常用实验测试方法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利用阶跃响应曲线方法实验确定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阶跃信号的幅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对象特性的测试中,常用的实验测试方法有()和矩形脉冲法

    • A、反馈法
    • B、计算法
    • C、阶跃法
    • D、正弦波法
    • E、等幅曲线法

    正确答案:C,D

  • 第3题:

    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2、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节器参数的确定;
    3、制定工业过程操作优化方案;
    4、新型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的确定;
    5、计算机仿真与过程培训系统;
    6、设计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

  • 第4题:

    简述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两种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一是机理分析法:机理分析法是通过对对象内部运动机理的分析,根据对象中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规律(比如三大守恒定律等),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做出一些近似处理后推导出的对象特性方程。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它们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
    二是实验测取法:实验测取法是在所要研究的对象上,人为施加一定的输入作用,然后,用仪器测取并记录表征对象特性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或实验曲线。然后对这些数据或曲线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取对象的特性参数,进而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5题: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 第6题: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分析法和实验法。分析法可反映被控对象的本质,建立机理模型。实验法可对无法建立机理模型的系统建立辨识模型。

  • 第7题:

    什么是被控对象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正确答案: 被控对象特性是指被控对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即当被控对象的输入量发生变化时,对象的输出量是如何变化、变化的快慢程度以及最终变化的数值等。对象的输入量有控制作用和扰动作用,输出量是被控变量,因此,讨论对象特性,就要分别讨论控制作用通过控制通道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和扰动作用通过控制通道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定量地表达对象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该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8题:

    问答题
    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2、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节器参数的确定;
    3、制定工业过程操作优化方案;
    4、新型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的确定;
    5、计算机仿真与过程培训系统;
    6、设计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步骤。

    正确答案: 1)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生产过程要求,确定过程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2)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利用适当的定理定律,建立原始方程。
    3)确定原始方程式中的中间变量,列写出中间变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消除中间变量,即得到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5)若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则需要进行线性处理。
    6)标准化,将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右边,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左边,并按降幂排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两种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一是机理分析法:机理分析法是通过对对象内部运动机理的分析,根据对象中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规律(比如三大守恒定律等),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做出一些近似处理后推导出的对象特性方程。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它们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
    二是实验测取法:实验测取法是在所要研究的对象上,人为施加一定的输入作用,然后,用仪器测取并记录表征对象特性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或实验曲线。然后对这些数据或曲线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取对象的特性参数,进而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哪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 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
    机理建模: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方法,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各物理量动静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实验建模步骤:
    1、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信号;
    2、测试;
    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数学模型的描述方法之一是,当对象的数学模型是采用数学方程式来描述时,称为被控变量模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简述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步骤。


    正确答案: 1)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生产过程要求,确定过程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2)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利用适当的定理定律,建立原始方程。
    3)确定原始方程式中的中间变量,列写出中间变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消除中间变量,即得到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5)若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则需要进行线性处理。
    6)标准化,将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右边,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左边,并按降幂排序。

  • 第15题:

    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哪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 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
    机理建模: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方法,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各物理量动静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实验建模步骤:
    1、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信号;
    2、测试;
    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 第16题: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是否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正确答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 第17题:

    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哪两类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1)非参量模型:采用曲线或数据表格来表示。
    (2)参量模型:采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

  • 第18题:

    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 A、数学模型
    • B、被控对象
    • C、被控参量
    • D、结构参数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的控制方法建立在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之上。
    A

    人工

    B

    智能

    C

    传统

    D

    机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控制对数学模型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目的: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2)要求:
    总的原则
    一是尽量简单,
    二是正确可靠。
    阶次一般不高于三阶,大量采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和二阶模型,最常用的是带纯滞后的一阶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A

    数学模型

    B

    被控对象

    C

    被控参量

    D

    结构参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常用实验测试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有阶跃信号法和矩形脉冲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分析法和实验法。分析法可反映被控对象的本质,建立机理模型。实验法可对无法建立机理模型的系统建立辨识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