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作案人,事实上甲不是作案人,因此,乙当然是作案人”,这个推理违反了()的规则。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如果甲是知情人,那么乙就是作案人”,与这一判断等值的判断有()。
第4题:
“并非本案作案人既是张某,又是刘某”,这个命题等值于()。
第5题:
以“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知情人”和“丙是知情人”这两个命题为前提,能必然推出结论()。
第6题:
根据选言推理的规则,以“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作案人”和“乙是作案人”为前提,能必然推出()这样的结论。
第7题:
黄×、朱××是作案人,但王×不是作案人
王×、朱××都不是作案人,但黄×是作案人
黄×、王×肯定是作案人,但朱××不是作案人
黄×、王×肯定是作案人,但朱××是否作案人尚需进一步查证
第8题:
第9题:
如果A不是作案人,那么C就是作案人
A和C都是作案人
A、B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作案人
A和C都不是作案人
第10题:
第11题:
本案作案人或者不是张某,或者不是刘某
本案作案人如果是张某,那么就不是刘某
本案作案人如果不是张某,那么就是刘某
本案作案人既不是张某,也不是刘某
只有本案作案人不是刘某,才是张某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推理是什么类型的?写出它的推理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的理由。 (1)只有小王或者不是干部或者不是先进工作者,小李才是重庆人,小王并非既是干部又是先进工作者,所以,小李不是重庆人。 (2)本案作案人只能或是某甲或是某乙或是某丙,经查,本案作案人不是某丙,所以,本案作案人是某甲和某乙。
第15题:
以“A、B、C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和“B不是作案人”这两个命题作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必然推出结论()。
第16题:
“并非作案人可能就是张三”也就是说()。
第17题:
下列语句中,表达联言判断的有()。
第18题:
第19题:
作案人必然是张三
作案人可能不是张三
作案人必然不是张三
作案人肯定是张三
第20题:
如果乙不是作案人,则甲是作案人。
甲和乙至少有一个不是作案人。
乙是作案人,当且仅当甲不是作案人。
如果甲是作案人,则乙不是作案人。
第21题:
“不可能甲是知情人而乙不是作案人”
“或者甲不是知情人,或者乙是作案人”
“只有乙是作案人,甲才是知情人”
“如果乙不是作案人,那么甲就不是知情人”
“只有甲不是知情人,,乙才不是作案人”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