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A、四年级甲班B、学生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题目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 A、四年级甲班
  • B、学生
  • 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 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相似考题
更多““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A、四年级甲班B、学生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命题“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真,可以推知(  )。

    A、“甲班同学都不是喜欢唱歌的”假
    B、“甲班同学有些不是喜欢唱歌的”真
    C、“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真
    D、“甲班同学有些是喜欢唱歌的”假

    答案:B
    解析:
    “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为并非“所有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SAP1→SOP,为负A判断的等值推理,因此“有些甲班同学不是喜欢唱歌的”为真。

  • 第2题:

    甲断定“甲班学生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甲班学生都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的?


    正确答案: 不是等值的。

  • 第3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正确答案: 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 第4题:

    教育储蓄存款的储户要求是()。

    • A、还未入学的学生
    • B、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 C、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 D、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哪一项最能削弱“„甲班在此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均及格”这一结论?()

    • A、甲班学生王武在考试中有一门课程不及格
    • B、甲班学生李思沉迷网络,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 C、张珊不是甲班学习成绩最差的
    • D、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计算机。B.甲班小张懂计算机。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计算机。


    正确答案: 显然,A与C之间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话之中肯定有一句是假话。由题意得,话语B是真的。既然如此,C就是假。由C是假的得,A是真的。所以,甲班班长懂计算机。

  • 第7题:

    教育储蓄的对象(储户)为(),实行实名制。

    • A、在校小学、中学、大学学生
    • B、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 C、在校学生家长
    • D、只包括高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每小时步行4千米,乙班每小时步行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每小时步行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

    15:11

    B

    17:22

    C

    19:24

    D

    21:27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方法一:要使两班学生最短时间到达,可使甲班同学先乘上车,到一定地点下车后继续前行,车回头接另外在路上走的乙班学生,最后同时到达目的地,则甲步行的时间加上坐车的时间与乙步行的时间加上坐车的时间相等。设全路段为x千米,甲走的路程为a,乙走的路程为b,则有a/4+(x-a)/48=b/3+(x-b)/48,得a:b=15:11。方法二:不通过计算而直接得到答案,甲的速度快,因此走的路程应该比乙多,只有15:11符合要求。

  • 第9题:

    单选题
    从“甲班有的同学不是团员”这一前提出发,可以必然地推出如下结论()
    A

    甲班有的同学是团员

    B

    并非甲班有的同学是团员

    C

    有的非团员是甲班的同学

    D

    所有非团员都是甲班同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计算机。B.甲班小张懂计算机。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计算机。

    正确答案: 显然,A与C之间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话之中肯定有一句是假话。由题意得,话语B是真的。既然如此,C就是假。由C是假的得,A是真的。所以,甲班班长懂计算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正确答案: (1)表示集合概念;(2)(3)表示非集合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A

    某年级甲班

    B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C

    学生

    D

    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王、李三人是某小学英语教师。他们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作出如下判断()。
    张:如果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那么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王: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而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李:或者甲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或者乙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
    如果上述三人的判断只有一假时。则以下各项中除了哪项其余判断均不能必然推出?()

    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B.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C.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D.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设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B=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则三位老师的
    话可表示为:张:A→非B;王:非A且B;李:A或者B。
    如果王老师的话为真,则“非A”为真且“B”为真,由“B”为真可推出李老师的话为真.由“非A”为真可推出张老师的话为真,与“只有一假”矛盾,所以王老师的话为假。即其矛盾命题“A或非B”为真,李老师和张老师的话为真。
    由“A或非B”和“A或者B”可知,A必然为真(因为非B和B至少有一个为假),再由“A→非B”可知,“非B”为真。故答案选D。此题也可用代入法。

  • 第14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正确答案: (1)表示集合概念;(2)(3)表示非集合概念。

  • 第15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 A、某年级甲班
    • B、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 C、学生
    • D、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从“甲班有的同学不是团员”这一前提出发,可以必然地推出如下结论()

    • A、甲班有的同学是团员
    • B、并非甲班有的同学是团员
    • C、有的非团员是甲班的同学
    • D、所有非团员都是甲班同学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育才小学五年级有学生Z人,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3倍,四年级有学生()人。

    • A、1.3Z
    • B、Z/1.3
    • C、1.3+Z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 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 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 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教育储蓄的对象(储户)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从命题“甲班同学不都是喜欢唱歌的”真,可以推知()。
    A

    “甲班同学都不是喜欢唱歌的”假

    B

    “甲班同学有些不是喜欢唱歌的”真

    C

    “甲班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真

    D

    “甲班同学有些是喜欢唱歌的”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甲断定“甲班学生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甲班学生都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的?

    正确答案: 不是等值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A

    四年级甲班

    B

    学生

    C

    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D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正确答案: 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