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更加推崇西方的文学与文化,认为中国文学使人沉静,不适合社会环境。
第1题:
第2题:
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是()。
第3题:
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分析。 “晚近受西方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论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 ——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
第4题:
西方传统美学更加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文学美学注重抒情;而中国传统美学则更加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文学美学注重写实。
第5题:
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
第6题:
下列西方作家中曾获得鲁迅推崇的是()。
第7题: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是()。
第8题:
中国文学有哪些文化特征?
第9题:
中国文学的主题
中国文学的风格
中国文学的美
中国文学的文体
第10题:
李大钊
鲁迅
陈独秀
胡适
第11题: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第12题:
第13题:
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
第14题:
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的。
第15题:
之所以称鲁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其原因不包括()。
第16题:
提出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是()。
第17题:
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第18题:
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
第19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把议论性散文发展为具有文学性杂文的是()
第20题:
人与动物相关联的观念,是西方文学与文化中人性理解的源头之一。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老舍
鲁迅
冰心
巴金
第23题:
相同
相似
相反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