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张为守道而仕,为行道而隐。
第1题:
儒家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道家则主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第2题:
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儒家的态度是()仕、道隐,道家的态度是()仕、身隐,法家的态度是()仕、反隐。
第3题:
有人引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语攻击孔子之学为利禄之学,“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所说的。
第4题:
中国传统儒家哲学是以()为基础的,而法家哲学是以()为基础的。
第5题:
以王充为代表的思想家反对儒家独尊,主张博通百家之言,在学习途径和方法上,反对“生而和之”,主张“学而知之”,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第6题:
下列选项中,语出荀子的是()。
第7题: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藏富于民
勤俭节约
忠孝为本
国富民贫
第11题:
主张美与善的统一
主张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强调美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把美育看做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
实施美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教育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儒家倡导自律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主张守礼。
第14题:
子路曰:“不仕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15题:
孟子以道为本原,主张以此出发去“体道”而得“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精神境界,即“返璞归真”。孟子主张“自恣适己”,活在人世要从“超世”、“顺世”到达最高境界的“游世”。
第16题:
()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倡导农商并重。
第17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引导式教学。
第18题: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这一主张来自:()
第19题:
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子夏
孔子
子贡
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