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词句出自()。
第1题:
A.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B.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2题:
第3题: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对影成三人”;张九龄《望月抒怀》中的“(),天涯共此时”;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
第4题: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寄啸”二字出自何处?
第5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
第6题:
默写秦观的《鹊桥仙》。
第7题: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第8题:
第9题:
秦观《鹊桥仙》
李清照《一剪梅》
薛涛《寄旧诗与元微之》
苏小小《减字木兰花》
第10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第11题:
第12题:
《鹊桥仙》
《定风波》
《浪淘沙》
《凤栖梧》
第13题:
A. 花自飘零水自流。
B.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C.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14题:
下面诗句中,"锦书"一词意思与其他三句差别较大的一句是()
A青家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陈陶《关山月》)
B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C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D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王勃《七夕赋》)
第15题:
“十万工农下吉安”出自毛泽东诗词()。
第16题: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李清照的哪首词:()
第17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第18题: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出自李商隐的()。
第19题:
《锦瑟》
《夜雨寄北》
《无题》
《乐游原》
第20题:
第21题:
一剪梅
武陵春
醉花阴
声声慢
第22题:
秦观《鹊桥仙》
苏轼《江城子》
王维《山居秋螟》
李朝威《柳毅传》
第23题:
唐
宋
元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