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扫描隧道显微镜利用原理是针尖与基底之间的量子隧道电流。”相关问题
  • 第1题:

    STM得名“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因是由于它工作时的特点为()。

    • A、恒电流的工作方式;
    • B、利用针尖获取图象,通过隧道电流进行扫描;
    • C、恒电压的工作方式;
    • D、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过隧道电流获取图象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涡电流检测法利用的是()原理.


    正确答案:电磁感应

  • 第3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英文缩写为()和()。


    正确答案:STM;AFM

  • 第4题:

    叙述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正确答案: 基本原理: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应用:
    1)STM能够在较高的分辨水平上观察样品的实三维表面结构。
    2)STM可适用于不同的探测环境。
    3)STM可用于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样品的结构。
    4)STM不仅能在分子水平上直接观察生物样品,而且能在更大范围观察生物样品的表面形貌。

  • 第5题:

    钳形电流表是利用()原理,将()与()组合在一起测量电流的。


    正确答案:互感;电流互感器;电流表

  • 第6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①高分辨率: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本领,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
    ②直接探测样品的表面结构:可绘出立体三维结构图像;
    ③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接近于生理环境的离子强度)等多种条件下工作;
    ④非破坏性测量:由于没有高能电子束,对表现没有破坏作用(如辐射、热损伤等),能对生理状态下的生物大分子和活细胞膜表面的结构进行研究,样品不会受到损伤而保持完好;
    ⑤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时间短,成像快。

  • 第7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发明于()年。

    • A、1980
    • B、1981
    • C、1990
    • D、1991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加热到高温的钨丝发射电子,在高电压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射出,聚光镜将电子聚成很细的电子束,射在试样上;电子束透过试样后进入物镜,由物镜、中间镜成像在投影镜的物平面上,这是中间像;然后再由投影镜将中间像放大,投影到荧光屏上,形成最终像扫描
    扫描电子显微镜: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相互作用激发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收集极将向各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汇集起来,再经加速极加速射到闪烁体上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到达光电倍增管,使光倍号再转变成电信号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后输出送至显像管,调制显像管的亮度在荧光屏上便呈现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反映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的二次电子像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样品与探针之间加上小的探测电压,调节样品与探针间距控制系统,使针尖靠近样品表面,当针尖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距离≤10Å时,由于隧道效应,探针和样品表面之间产生电子隧穿,在样品的表面针尖之间有一纳安级电流通过电流强度对探针和样品表面间的距离非常敏感,距离变化1Å,电流就变化一个数量级左右移动探针或样品,使探针在样品上扫描
    原子力显微镜: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弹性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当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间存在极微弱的作用力(10-8--10-6N)时,微悬臂会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针尖和样品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强烈的依赖关系(遵循胡克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发明于()年。
    A

    1980

    B

    1981

    C

    1990

    D

    199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叙述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正确答案: 基本原理: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应用:
    1)STM能够在较高的分辨水平上观察样品的实三维表面结构。
    2)STM可适用于不同的探测环境。
    3)STM可用于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样品的结构。
    4)STM不仅能在分子水平上直接观察生物样品,而且能在更大范围观察生物样品的表面形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利用原理是针尖与基底之间的量子隧道电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扫瞄隧道显微镜的原理是()
    A

    以电子束为光源

    B

    以可见光为光源

    C

    利用针尖与基底之间的量子隧道电流

    D

    利用针尖和基底之间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电容电流补偿原理是利用电容电流与电感电流互差180°,二者方向相反,相互抵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怎样使得扫描隧道显微镜尖端只有一个原子?


    正确答案: 类型:乌丝、铂-铱合金丝。
    制备方法:电化学腐蚀法、直接剪切法等。
    实验前预处理:针尖表面易覆盖氧化层或吸附杂质,会造成隧道电流不稳定、产生噪音等。
    预处理方法:化学法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及杂质,保证针尖的导电性。

  • 第15题: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正确答案: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 第16题:

    扫瞄隧道显微镜的原理是()

    • A、以电子束为光源
    • B、以可见光为光源
    • C、利用针尖与基底之间的量子隧道电流
    • D、利用针尖和基底之间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与其他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技术上的最大突破是能对活样品进行观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探测微观世界物质表面形貌的仪器,可以直接观察到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生物膜、病毒等的结构,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等多种条件下工作。测量是非破坏性的,扫描时不接触样品,也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基本可以避免样品变形。与其功能类似的还有原子力显微镜。

  • 第19题:

    问答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①高分辨率: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本领,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
    ②直接探测样品的表面结构:可绘出立体三维结构图像;
    ③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接近于生理环境的离子强度)等多种条件下工作;
    ④非破坏性测量:由于没有高能电子束,对表现没有破坏作用(如辐射、热损伤等),能对生理状态下的生物大分子和活细胞膜表面的结构进行研究,样品不会受到损伤而保持完好;
    ⑤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时间短,成像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探测微观世界物质表面形貌的仪器,可以直接观察到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生物膜、病毒等的结构,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等多种条件下工作。测量是非破坏性的,扫描时不接触样品,也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基本可以避免样品变形。与其功能类似的还有原子力显微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原子力显微镜(AFM)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最大的差别在于并非利用电子(),而是检测原子之间的()等来呈现样品的表面特性。

    正确答案: 隧道效应,相互作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正确答案: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具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故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涡电流检测法利用的是()原理.

    正确答案: 电磁感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