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使用“我信息”来干预学生不良行为,需要注意“我信息”包含以下哪些要素()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苛文和曼德勒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80—15—5”的原则。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4题:
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第5题:
课堂上,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直接走近学生,促使其停止不良行为,或用其他身体语言,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这叫做()。
第6题: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干预要把握好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从“我想怎么教”来设计活动。
第7题:
美国的托马斯.里克纳老师曾说过:“我总结出一个珂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羞辱一个学生,也可以迁就一个学生;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下列哪项表述不能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进行反问或没有意义的诘问
不必要的威胁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唠唠叨叨
提醒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
第11题:
信息量要多
信息范围要广
防止和杜绝各种弄虚作假利不良行为的发生
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具有足够的信息量
第12题:
指明不良行为对教师或者课堂的影响
叙述教师自己的感受
以提出要求作为结束
客观描述不良行为
第13题:
第14题:
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能是由教师方面造成的
第15题:
在收集教师教学评价信息时应注意()。
第16题: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接纳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第17题:
“超等教师” 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在大部分的教学生涯中,我都以‘超等教师’的角色来约束我自己。我要尽我所能做个好教师。可是有时由于灰心和厌倦,我也会搁下我的角色,而出以自己原来的面目。此时,我与学生的关系就变得比较接近和亲密。可是这又使我担忧。因为过去人家告诉我要与学生保持距离,说‘亲密产生轻蔑’,学生把自己看得太清就难以控制他们。担忧归担忧。一旦搁下自己的角色,就能够教得好,学生学得也好。有时候,学生有令人不快的言行,我就又重新拾起教师的角色,以维持秩序。多年来,我就在这两端之间游移不定。” 问题:分析以上事例中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帮助他提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18题:
教师在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时应该避免的行为有()。
第19题:
餍足
消退
代价
孤立
第20题:
15%的学生会间歇性地违反纪律,教师要尽可能限制他们的不良行为
5%的学生从不违反纪律,教师无需关注他们
80%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教师要保护和支持他们的求知欲
5%的学生总是违反纪律,但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而不管
第21题: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教师要善于识别其产生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课堂问题行为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的
课堂问题行为只存在于差生身上
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有消极的一面,也表明了学生的某种需求,有其可取之处
第22题:
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教师的责任重大
教师经常使学生的心理危机增加
第23题:
提醒规则
信号暗示
有意忽视
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