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产生的原因有()
第1题: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假设,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 严重负性生活事件
(B) 个性好强不肯服输
(C)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D) 对母亲的错误评价
第2题:
在心理学中,压力源是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能成为压力源。
第3题:
压力的含义是()
第4题:
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有三个层次,()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
第5题:
心理承受力是实现值和期望值的比值.比值越大,心理承受力越小;比值越小,心理承受力越大。
第6题:
根据拉扎勒斯(RichardLazarus)的“认知—现象学模型”,“初级评价”是指()
第7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合理情绪法的内容?()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认知评价在压力形成中的作用包括:初级评价、二级评价和再评价
如果人们将事件看做无关轻重或者积极有利的评价,那么他就不会有压力感受
当人们面对压力事件产生了“威胁”的评价,二级评价没有应对方法,个体不会产生高度的压力感
根据认知评价模型,工作中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得失可以避免总是做出“压力”的评价
第10题:
认知评价在压力形成中的作用包括:初级评价、二级评价和再评价
如果人们将事件看做无关轻重或者积极有利的评价,那么他就不会有压力感受
当人们面对压力事件产生了“威胁”的评价,二级评价没有应对方法,个体不会产生高度的压力感
根据认知评价模型,工作中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得失可以避免总是做出“压力”的评价
第11题:
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刺激与反应的交互关系
第12题:
事件的完整经过
刺激性的事件
个体因对刺激性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
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第13题:
压力的发生是由刺激事件和人的主观评价共同决定的。
第14题:
合理情绪法又称情绪ABC法。A、B、C分别代表()。
第15题:
心理创伤是个体面临外界刺激的()作用过程,这些外部刺激被统称为“社会生活事件”,也即压力事件。
第16题:
学会化解压力有回避和远离压力来源、恰当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哪些方面()
第17题:
以下关于“工作的认知评价研究”说法正确的有()
第18题:
以下关于“工作的认知评价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刺激
评价
心理承受力
偶发性事件
第21题:
遇到压力事件时,对压力情景尚不成熟的评价
遇到压力事件时,第一时间得出的对压力情景的评价
遇到压力事件时,对压力情景错误的评价
遇到压力事件时,对压力情景不完整的评价
第22题:
外界物质环境
个体的内部环境
群体的内部环境
心理社会环境
第23题:
负面
正面
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