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把亲民阐释为新民。
第1题:
王阳明是如何驳斥朱熹“新民”的观点的?()
第2题:
朱熹把亲民阐释为新民。
第3题:
大学之道的两个方面指的是()
第4题: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第5题:
“亲民论”
第6题:
朱熹归纳的大学之“三纲领”是()
第7题:
“亲民”与哪两个字是通假字?()
第8题:
认为《大学》中讲的是自新,而非“新民”
《大学》中具有“亲民”的思想
儒家文献中有“亲亲而仁民”的传统。
以上都是
第9题:
荀子
孔子
孟子
朱熹
第10题:
明明德和亲民
亲民和立德
新民和爱人
立德和爱人
第11题:
改变自己
亲民
学习
实践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朱熹的训释是递训的,从经典的阐释角度来看,这个训诂是有问题的。
第14题:
名、言、事、礼乐、刑罚、民,是孔子对正名的正向阐释。
第15题:
朱熹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王阳明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一个说新民,一个说亲民。二者说法虽然不同,但在方法上都是既有我注六经的成分,也有六经注我的成分。
第16题:
()认为亲孝之道是天理。
第17题:
《尚书·周书》:皇天无亲,惟()是辅。
第18题:
“新民”的意思?()
第19题:
爱民
悦民
新民
乐民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名名德,在亲民
在明明德,在兴民
在明名德,在亲民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明德
亲民
至善
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