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
第1题:
第2题:
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A天命,天罚
B以德配天
C明德慎罚
D仁、义、礼、智、信
第3题:
思想意识问题主要是指人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他意识观念等。解决思想意识问题主要靠摆事实和讲道理。
第4题:
乐善好施体现福建人民()的道德追求。
第5题:
道德品质是人所具有的反映一定道德标准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稳固特征,它包括()。
第6题: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向善,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使人胸襟开阔,豁达大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第7题:
()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在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第8题:
道德品质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品性,它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第9题:
情感
自信
动机
品德
第10题:
“天命”、“天罚”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
“仁、义、礼、智、信”
第11题:
道德标准和准则
道德内涵和形式
道德原则和规范
道德行为和准则
第12题:
属于贵族
实质是一种政治的理性
以天命为依据
以贵族为主体
第13题:
第14题:
传统的“明德”有什么特点()
第15题: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的含义是()
第16题:
古人对“明德”的向往其实也是期待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规范能规范、清晰地掌握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第17题:
从教师道德品质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知道()。
第18题:
人所具有的反映一定道德标准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稳固特征是指()。
第19题: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第20题:
“明德”即彰显内心优秀德行,使人不断向善、自新,最终到达最完善、最理想的境地,且保持不变。
第21题:
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
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
导人向善
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第22题:
政治品质
思想品质
道德品质
伦理品质
第23题:
对
错